于亚梅 作品数:5 被引量:60 H指数:4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预测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长海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治疗的≥75岁老年患者共计317例,根据CIN评分分成CIN评分低分组(4-10分)、CIN评分中分组(11-16分)、CIN评分高分组(≥16分),分析比较不同CIN评分组患者的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情况;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冠心病PCI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317例冠心病PCI患者中,14例发生CIN(4.4%),CIN评分高分组比例最高(4例,11.8%,P=0.042)。单因素分析表明,CIN风险评分、术前GFR、术前肌钙蛋白、术前总胆固醇、急性心肌梗死、Syntax评分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为独立的风险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N风险评分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5%CI:1.37-7.78,P<0.05),术前GFR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5%CI:1.01-1.07P<0.05),两者均为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IN风险评分、术前GFR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预测因子。 余云华 何蓉蓉 于亚梅 李然 鲍礼智 姜梦妮 郑兴关键词:PCI术后 对比剂肾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高压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高压病情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长海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高压(CHD-PH)患儿71例为实验组,同时收集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CHD)无肺高压患儿76例为对照组,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组患儿进行预后随访,并对预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HD-PH组RDW高于CHD(P=0.038)。RDW> 13.45%为界值预测CHD患儿发生肺高压的灵敏度为60.6%,特异度为50%,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05(95%CI 0.512~0.698,P <0.05)。实验组随访后患儿死亡9例。统计分析后,死亡患儿中RDW高于存活患儿(P=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RDW值升高是CHD-PH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661,95%CI:0.445~0.953,P=0.043)。RDW> 14.8%为界值预测CHD-PH患儿发生死亡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7%,ROC曲线下面积为0.724(95%CI 0.535~0.913,P <0.05)。结论 RDW可作为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病情的重要临床指标。 洪萍 于亚梅 周霖 蔡斌 白元 陈若华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肺高压 红细胞分布宽度 儿童 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评估模型验证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验证上海长海医院建立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院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风险评估模型,探讨其对术后院内MACCE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长海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治疗的≥75岁高龄患者344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高龄冠心病患者PCI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危险因素进行评分,验证其预测术后院内MACCE能力及拟合校正性能。结果完成随访344例,院内发生MACCE15例(4.36%)。高龄冠心病患者PCI风险评估模型对术后院内MACCE发生具有良好预测及拟合性能(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P=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2.731,P=0.909)。生存分析结果表明,高龄冠心病患者PCI风险评分评价低危、中危、高危组患者术后MACCE发生率分别为2.77%(7/253)、6.67%(5/75)、18.75%(3/1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708,P=0.003)。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高龄冠心病患者PCI风险评分是影响术后院内MAC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560,95%CI=1.253~1.944,P<0.001)。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PCI风险评分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院内MAC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该PCI风险评估模型对术后院内MACCE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余云华 余云华 于亚梅 姜梦妮 鲍礼智 鲍礼智关键词:高龄患者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风险评估 性别差异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高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治疗的451例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其中男259例(男性组),女192例(女性组)。比较两组住院和随访期临床基本资料、PCI情况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男性组高血压病比例低于女性组(71.0%对84.4%,P<0.05),吸烟史(44.8%对3.6%)、慢性肾功能不全(11.2%对4.7%),C型病变(47.5%对33.9%)、左主干病变(11.2%对5.7%)及Syntax评分(18.94±12.94对15.88±9.99)均高于女性组(P<0.05)。两组住院期和术后1、6、12个月MACCE发生率、全因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与术后1、6、12、18个月心血管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术后18个月MACCE发生率(22.7%对12.6%)、全因病死率(15.6%对7.1%)显著高于女性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8个月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于亚梅 余云华 韩贺东 李然 胡海鹰 沈明 鲍礼智 郑兴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性别 预后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血运重建方式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伴多支病变高龄冠心病患者达到完全血运重建(CR)或部分血运重建(ICR)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确诊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并接受PCI高龄患者(≥75岁)257例,根据PCI情况分为CR组与ICR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PCI情况、院内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结果 CR组患者171例(66.53%),ICR组患者86例(33.47%)。ICR组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入院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闭塞病变,术后1、3个月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及二次住院率比例均明显高于CR组(P<0.05)。两组术后院内、术后1、3、6个月MAC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多支病变高龄冠心病患者ICR并未增加PCI术后MACCE风险,但二次住院率与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增加,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于亚梅 余云华 李然 俞宁 沈明 鲍礼智 郑兴关键词:高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完全血运重建 部分血运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