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男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脏
  • 3篇生活质量
  • 3篇起搏
  • 3篇起搏器
  • 3篇活质量
  • 3篇梗死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心脏起搏
  • 2篇心脏起搏器
  • 2篇运动康复
  • 2篇运动康复治疗
  • 2篇植入
  • 2篇术后
  • 2篇随访
  • 2篇慢性
  • 2篇康复
  • 2篇康复治疗

机构

  • 8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朱男
  • 4篇王晓亮
  • 3篇李晓刚
  • 3篇张芳
  • 3篇马洁
  • 2篇刘淑华
  • 2篇柳东田
  • 2篇张双
  • 2篇刘永政
  • 1篇傅向华
  • 1篇王倩
  • 1篇王倩
  • 1篇王楠
  • 1篇王楠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状态评估及预后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应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心肌声学造影(MCE)、TIMI心肌灌注帧数(TMPFC)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微循环状态,及其对心肌微循环的评价效果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共88例。完善IMR、MCE、TMPFC检查以了解患者微循环状态,常规收集患者临床及介入各项指标,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TMPFC、和心肌血管床容积(A)、心肌血流速度(β)、心肌血流量(MBF)、TIMI 3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同IMR具有相关性(P均<0.05)。IMR、TMPFC、A、β、MBF、TMPG 3级同脑钠肽(BNP)、PCI后及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具有相关性(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MR(OR=1.292,95%CI:1.108~1.506,P=0.001)、TMPFC(OR=1.030,95%CI:1.008~1.053,P=0.006)和MBF(OR=1.025,95%CI:1.002~1.324,P=0.005)为前壁STEMI患者术后6个月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MR、MBF和TIMI心肌灌注帧数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心功能明显相关,同时也是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声学造影和TIMI心肌灌注帧数计数应更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赵甲彧傅向华朱男张芳刘雅婷
关键词:声学造影
老年高血压患者前降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前降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7例冠状动脉造影狭窄<50%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95例)和非高血压组(6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前降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心率、脉微循环阻力指数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基线平均传输时间、充血平均传输时间长于非高血压组(P<0.05),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低于非高血压组(P<0.05),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占比(51.58%)高于非高血压组(22.5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肌酐升高、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舒张功能不全均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前降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314、1.960、2.956,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前降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尿肌酐升高、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舒张功能不全,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或治疗,以降低前降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生的风险。
朱男刘雅婷赵甲彧张芳王晓亮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前降支心脏超声
长期置入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长期置入单腔及双腔起搏器治疗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BA)患者的稳定性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76例高龄BA患者,根据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类型分为单腔起搏组(n=37)和双腔起搏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起搏器参数(起搏阈值、导线阻抗、R波振幅)、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以及心力衰竭住院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时及置入2年时两组患者起搏阈值、导线阻抗、R波振幅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2年时,单腔起搏组LVEF水平显著降低,LVESV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相比于双腔起搏组,单腔起搏组LVEF水平显著降低,LVESV水平显著升高(P<0.05);单腔起搏组和双腔起搏组患者随访2年时心律衰竭住院率分别为8.11%(3/37)、5.13%(2/3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及双腔起搏器长期置入治疗BA患者稳定性良好,但单腔起搏器可能损伤BA患者心功能,而双腔起搏器对患者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朱男李晓刚马洁刘雅婷赵甲彧王晓亮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器回顾性分析
高龄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两年随访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首次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高龄患者进行2年以上随访,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07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80岁)52例,老年对照组(60~79岁)55例。术后1、3、6个月常规随访,以后每半年或1年随访1次,患者出现不适随时门诊检查。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随访情况,于治疗前和末次随访使用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IPPV)1.0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高龄组囊袋血肿发生率高于老年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起搏器故障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电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QLIPPV躯体和一般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心理和社会得分高于老年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安全有效,需注意长期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营养状况不佳患者的术前评估,预防囊袋血肿等并发症。完善社会家庭支持体系可使患者躯体功能改善的同时,心理功能得到改善,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朱男李晓刚马洁赵甲彧王晓亮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高龄随访并发症
运动康复治疗对合并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运动康复治疗对合并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抑郁量表评分分为无抑郁组(A组)和抑郁组(B组),两组各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A1组和B1组)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组(A2组和B2组)各60例。对比各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A2组患者比A1组、B2组比B1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P<0.05);且A2与B2组相比,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后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A2组0.05)。结论:抑郁组患者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无抑郁组高;无论患者是否合并抑郁,运动康复治疗均可减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无论患者是否合并抑郁,运动康复治疗均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但是无抑郁组患者改善更明显。
刘永政张双王楠王倩朱男刘淑华柳东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抑郁
运动康复治疗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研究运动康复治疗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6-2015-06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和肾功能不全组(B组),两组各分为常规治疗组(A1组和B1组)和常规药物治疗+运动康复治疗组(A2组和B2组)。对比各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4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后A2组患者比A1组、B2组比B1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且A2与B2组相比,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患者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脏康复锻炼均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相比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改善无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作用更佳。
刘永政张双王楠王倩朱男刘淑华柳东田
关键词: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肾功能不全
TIMI心肌灌注帧数在STEMI患者PCI术后MVO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索TIMI心肌灌注帧数(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frame count,TMPFC)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肌微循环障碍(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评价中的价值及其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STEMI并成功行急诊PCI的住院患者200例,支架术后依据TMPFC评分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11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PCI相关资料,PCI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糖尿病发生率、血糖、肌钙蛋白I峰值、MACE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基线LVEF、6个月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长于对照组,支架后扩张、多支病变、抽吸导管使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TMPFC高于对照组,TIMI 3级、TMPG 3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nI峰值和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是MVO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4,95%CI:0.951~1.082;OR=1.368,95%CI:1.149~1.627);TMPFC是STEMI患者6个月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1.040,95%CI:1.007~1.092)。结论TMPFC是接受PCI的STEMI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为一种新的微循环定量评价指标优于以往心肌微循环影像学指标。
赵甲彧刘雅婷朱男张芳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随访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起搏参数及远期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老年患者350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120例和非高龄组(65岁≤年龄<80岁)230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起搏参数及术前和术后36个月时门诊随访时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并采用起搏器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6个月时门诊随访时生活质量。结果高龄组患者心肌穿孔、心室颤动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P<0.05),囊袋感染、切口延迟愈合、囊袋出血或血肿、电极脱位发生率与非高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心房起搏阈值、心室起搏阈值高于非高龄组(P<0.05),心房起搏感知、心房阻抗、心室起搏感知、心室阻抗与非高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患者LVEF较术前升高(P<0.05),LVESD、LVEDD较术前降低(P<0.05),但高龄组患者与非高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维度、一般认识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术前升高(P<0.05),但高龄组患者与非高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有利于有绝对适应证的老年或高龄老年患者。相较于年龄为65~80岁患者,年龄≥80岁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肌穿孔、心室颤动发生风险更高,心房及心室起搏阈值更高,而远期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并无明显变化。
马洁朱男李晓刚王晓亮
关键词:高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并发症心脏功能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