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香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新生儿高胆红...
  • 2篇新生儿高胆红...
  • 2篇红素
  • 2篇高胆红素
  • 2篇高胆红素血症
  • 1篇新疆维
  • 1篇新生儿脐血
  • 1篇孕母
  • 1篇水区
  • 1篇尿苷
  • 1篇尿苷二磷酸葡...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醛酸
  • 1篇葡萄糖醛酸转...
  • 1篇脐带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淑芬
  • 3篇李雪香
  • 2篇阿依先木
  • 2篇王然
  • 1篇顾晓丽
  • 1篇冯长松

传媒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Gly71Arg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 A1)基因Gly71Arg多态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病例组,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UGT1A1基因的Gly71 Arg位点,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采用拟合优度检验对基因分布频率做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UGT1 A1基因Gly71Arg多态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最终各纳入54例新生儿,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日龄、喂养方式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结果提示病例组和对照组新生儿UGT1A1基因Gly71Arg位点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病例组新生儿Gly71Arg位点突变频率为0.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T1 A1基因Gly71 Arg多态性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OR=2.556,95%CI1.159 ~5.640).结论 Gly71Arg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相关,可能会增加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
李淑芬佐日汗·艾依萨阿依先木王然李雪香
关键词:基因
新疆维、汉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Gly71Arg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编码区第一外显子(G71R)突变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凝胶电泳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5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组)和54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对照组)的UGT1A1基因的Gly71Ar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维、汉族新生儿病例组和对照组该基因的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提示维、汉族新生儿病例组和对照组UGT1A1基因Gly71Arg位点各基因型观察值和预期值吻合度较好,符合遗传平衡定律;UGT1A1基因Gly71Arg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维族新生儿的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是不同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等位基因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在汉族新生儿的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维族新生儿中,携带UGT1A1基因Gly71Arg突变A/G型和A/A+A/G型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分别是G/G型的5.143倍(95%CI=1.299~20.360)和6.000倍(95%CI=1.541~23.360)。但维、汉族新生儿UGT1A1基因Gly71Ar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y71Arg基因突变与新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相关,其会增加新疆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且可能多见于维族新生儿,显示出一定的地区民族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深入研究。
李淑芬阿依先木王然顾晓丽李雪香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乌市水区新生儿脐血与孕母血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带血与孕母妊娠末期血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探讨影响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自2015年11月-2016年3月冬季收住的112例新生儿脐血及其中40例的孕母产前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维生素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2例新生儿脐血25(OH)D平均水平为(6.75±3.59)ng/ml,新生儿维生素D均处于缺乏状态,中、重度维生素D缺乏新生儿占85.7%。40例孕母血25(OH)D平均水平与新生儿血25(OH)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01);孕妇的民族、孕期补钙时间、海产品摄入次数与孕妇文化程度等对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孕妇不同孕周、工作类型、户外活动时间、孕期是否抽筋及新生儿胎产次、胎儿性别、出生方式等对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季出生的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严重,与孕妇妊娠末期静脉血维生素D水平显著相关。冬季应给予孕晚期孕妇补充足量维生素D,以提高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
李雪香冯长松佐日汗.艾依萨李淑芬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