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利伐沙班
  • 2篇膜性
  • 2篇抗凝
  • 2篇房颤
  • 2篇非瓣膜性
  • 2篇高龄
  • 2篇瓣膜
  • 1篇毒性
  • 1篇新型口服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脏毒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栓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徐勇
  • 5篇林莹
  • 5篇郭新红
  • 4篇刘昱圻
  • 2篇李彦华
  • 2篇李玉峰
  • 1篇金荣杰

传媒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利伐沙班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临床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利伐沙班与传统抗凝药物疗效相似,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与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较少,出血风险小。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骨科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以及肺动脉栓塞、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急性冠脉综合征、外周动脉病等多种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林莹徐勇徐勇郭新红
关键词:利伐沙班抗凝心血管疾病有效性安全性
特殊肺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3例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传统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特点,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规范化、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病情特殊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分别为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房颤、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银屑病合并PT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PTE,肺隐球菌病合并PTE,分别给予利伐沙班、华法林、达比加群进行抗凝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PTE患者行规范化、个体化抗凝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林莹李彦华郭新红徐勇李玉峰刘昱圻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抗凝治疗
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及达比加群酯在高龄老年非瓣膜性AF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02例(利伐沙班组116例,达比加群酯组86例),平均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栓塞事件和临床相关出血事件。结果: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酯组各有4例患者达到有效性终点,两组药物有效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栓塞事件(4/8)。利伐沙班组共有15例患者发生出血事件,达比加群酯组共有10例患者发生出血事件,两组药物安全性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事件(7/25)。结论:利伐沙班及达比加群酯在高龄老年非瓣膜性AF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无明显差异。
高逸凡林莹孙哲郭新红徐勇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
具有不同肌酐清除率水平的中国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利伐沙班的剂量选择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具有不同肌酐清除率水平的中国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如何选择剂量。方法纳入共195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肌酐清除率水平将患者分为肌酐清除率≥50 mL/min组和肌酐清除率15~49 mL/min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每日1次或15 mg每日1次,测定利伐沙班药物的谷浓度和峰浓度,随访1年内的栓塞和出血事件。结果全体患者年龄(83.7±5.0)岁(75~96岁),男性152例(77.9%)。在肌酐清除率15~49 mL/min组,应用利伐沙班15 mg的患者出血事件显著多于应用利伐沙班10 mg的患者(P<0.05),但栓塞事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肌酐清除率15~49 mL/min和肌酐清除率≥50 mL/min两组中,监测利伐沙班10 mg的谷浓度(95%CI)分别为:30~36 ng/mL和26~36 ng/mL,峰浓度(95%CI)分别为:126~169 ng/mL和107~201 ng/mL;利伐沙班15 mg谷浓度(95%CI)分别为:31~55 ng/mL和32~41 ng/mL,峰浓度(95%CI)分别为:153~205 ng/mL和146~187 ng/mL。在肌酐清除率15~49 mL/min组,利伐沙班的谷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他均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5)。应用利伐沙班15 mg患者,谷浓度与峰浓度均高于利伐沙班10 mg的患者,且栓塞风险降低(肌酐清除率15~49 mL/min组:2.4%vs 4.5%;肌酐清除率≥50 mL/min组:2.8%vs 6.7%),出血事件增加(肌酐清除率15~49 mL/min组:16.7%vs 3.0%;肌酐清除率≥50 mL/min组:15.3%vs 13.3%)。结论利伐沙班10 mg更适合肌酐清除率15~49 mL/min的中国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利伐沙班10 mg和15 mg均适合肌酐清除率≥50 mL/min的中国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抗Xa因子活性显色底物法测定利伐沙班血浆浓度水平,对中国高龄房颤患者的抗凝强度和出血风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林莹徐勇徐勇郭新红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高龄肌酐清除率利伐沙班
蒽环类抗肿瘤药诱发心肌病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回顾性分析1例病情特殊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5岁女性,之前无心脏病史。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相关检查提示扩张性心肌病,既往因乳腺癌接受蒽环类抗肿瘤药治疗。回顾之前发表的其他病例数据,总结蒽环类抗肿瘤药诱导心肌病的相关诊治经验,采用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因此,应用蒽环类抗肿瘤药治疗时应监测、防治由化疗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若病变发展为慢性心脏毒性表现,则尽早应用改善心肌预后的药物。
林莹李彦华郭新红徐勇李玉峰刘昱圻金荣杰
关键词:蒽环类抗肿瘤药抗肿瘤治疗心脏毒性心肌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