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其春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丝素
  • 4篇丝素蛋白
  • 3篇热分解
  • 3篇热分解机理
  • 3篇热力学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热重
  • 2篇共混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丝素膜
  • 1篇热分析
  • 1篇热力学参数
  • 1篇微尺度
  • 1篇微结构
  • 1篇微结构表征

机构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刘其春
  • 4篇顾正桂
  • 3篇马青玉
  • 3篇于海洋
  • 2篇王昉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丝素蛋白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8年
丝素蛋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优良的性能,在医药、食品和美容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阐述了丝素蛋白及其分别与天然生物蛋白、无机物、合成聚合物、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的制备技术、材料结构、性能以及研究发展趋势,介绍了丝素蛋白及其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机制,分析了制备方法与结构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及不同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总结了其在组织工程、药物释放和抗凝血性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丝素蛋白复合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发展智能材料以及从基因层面对丝素蛋白进行重组改性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李莹莹王昉王昉张东敏刘其春马青玉顾正桂
关键词:丝素蛋白复合材料结构性能
新型丝素蛋白膜的结构和热分解动力学机理被引量:13
2017年
采用氯化钙-甲酸溶解新方法,制备了氯化钙含量分别为1.50%(w,质量分数)和3.00%(w)的新型丝素蛋白膜SF-1.5和SF-3.0。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样品的分子构象和结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热重技术对比研究了两种膜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依据Kissinger、Ozawa和Vyazovkin模型,考察了氯化钙含量对丝素蛋白膜热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以及其机理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素蛋白膜SF-1.5中蛋白分子主要以β-折叠结构为主,丝素蛋白膜SF-3.0中蛋白分子构象主要以无规卷曲为主;SF-3.0膜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分解温度、活化能和活化焓均低于SF-1.5膜,SF-1.5膜的热稳定性优于SF-3.0膜。另外,利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研究发现:丝素蛋白膜在190.00-330.00°C的热分解过程遵循二维扩散(圆柱形对称)机理。
于海洋王昉刘其春马青玉顾正桂
关键词:丝素蛋白热分解机理热力学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比较两种丝素膜的结构、热分解机理与热力学参数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利用氯化钙-甲酸体系制备了来源于中国和泰国家蚕的两种丝素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技术,分别表征了膜材料的形貌、分子构象、热稳定性以及热分解机理,获得了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和热力学参数(ΔH~≠、ΔG~≠和ΔS~≠),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5 wt%浓度体系下的丝素膜结构主要呈现β-折叠, 3.0 wt%浓度体系下的膜结构以无规线团或α-螺旋为主;3.0 wt%浓度下的膜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分解温度、活化能和活化焓均低于1.5 wt%浓度下的,后者的热稳定性优于前者;相同浓度体系下,泰国丝素膜的β-折叠含量略高于中国丝素膜,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通过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发现,两种丝素膜在464~594 K的热分解过程都遵循二维扩散机理。
刘其春刘其春李莹莹于海洋马青玉于海洋
关键词:丝素分子构象热分解机理热力学热分析
共混丝素蛋白膜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丝素作为天然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机械性能等,在支架材料、药物递送、生物传感器和细胞培养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莹莹刘其春于海洋顾正桂王昉
关键词:热重热分解机理热力学
天然丝素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和性能研究
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蚕丝拥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力学性能,使得来源于蚕丝的再生丝素蛋白材料在食品、医药和生物等领域备受人们瞩目。在传统的制备方法中,再生丝素蛋白由于力学性质的缺陷使得其在应用中有着很大程度的局限...
刘其春
关键词:丝素蛋白共混相容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
新型丝素复合膜的微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丝素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工程、生物医药和半导体材料等领域。通过物理-共混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高分子丝素/聚乳酸复合膜。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相态组分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探究了不同比例复合膜的微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复合膜中的β-折叠含量增多,α-螺旋和无规卷曲含量减少,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由于丝素与聚乳酸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
李莹莹邓谦谦刘浩刘其春刘其春顾正桂
关键词:丝素蛋白聚乳酸复合材料微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