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制低负压吸引器治疗B级胃肠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分析自制低负压吸引器治疗B级胃肠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的21例胃肠术后发生B级吻合口漏患者的治疗方式.其中再次手术9例(手术组),放置自制低负压吸引器通过引流12例(引流组),通过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漏后住院天数、漏后住院费用、术后反复腹疼腹胀、术后肠外瘘、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对比来了解不同治疗方式的的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组死亡2例,治愈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肠漏1例、切口感染3例);引流组均治愈出院.电话随访2个月~4年,手术组和引流组漏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6.71±16.41)d、(35.92±14.65)d,漏后住院费用(8.46±1.32)万元、(4.40±0.93)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反复腹痛、腹胀3例,肠外瘘0例;引流组反复腹痛、腹胀5例,肠外瘘1例.结论 自制低负压吸引器引流可作为胃肠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重要治疗措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 刘志平王家文钱小星
- 关键词:吻合口漏低负压引流术
-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低PNI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低预后营养指数(PNI)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52例低PNI(PNI<45)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造瘘组(n=29)与直吻组(n=23),造瘘组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直吻组未造瘘而直接行一期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直吻组患者术后肠漏、腹腔感染、炎性肠梗阻、复合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均高于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吻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为(87.32±10.06)h、盆腔引流管拔出时间为(10.04±7.32)d,均长于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住院天数和总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可在低PNI结直肠癌手术中运用,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不增加术后总住院天数和费用等优点。
- 刘志平胡开兵汤永胜张有前郭德胜王想王卫平
-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营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