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心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漾濞石门关风景名胜区景观结构及旅游资源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基于GIS技术,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对漾濞石门关风景名胜区景观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景观可分为9类,其中属于林地类的景观占93%以上,主要以阔叶林为主,占比45.5%;其次为针叶林,占比为15.7%;再次为杜鹃林,占比为10.3%。名胜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涉及8个主类,16个亚类,33个基本类型,共有76个资源单体,在资源单体中达优良级资源单体占总数的44.7%。该名胜区旅游产品品质提升空间较大,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在科学规划及保护前提条件下,应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各类旅游资源,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
- 潘雨陈可心
- 关键词:景观结构旅游资源
-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归类判读调查方法探究——以宁蒗县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指出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归类判读调查方法是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对森林的一系列资源进行记录、收集、分析,常用到的技术手段有地理信息的整合系统、遥感技术、森林数据资源大数据存储,这些都是为了使森林资源规划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同时,技术手段的使用减少了野外工作人员的人力支配和高强度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结合云南省宁蒗县森林资源调查案例探究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归类判读研究方法。
- 任万竹陈可心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论碳补偿视角下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被引量:2
- 2016年
- 碳补偿概念最早是在国外被提出和应用的,且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国内都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碳补偿机制。因此开展对碳补偿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我国及云南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碳补偿为主要研究视角,并对在该视角下云南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展开分析和探索。
- 赵秦龙袁丽萍周顺福李春叶陈可心
- 关键词: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
- 滇中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响应——以云南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基于GIS技术,对云南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2010—2019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和统计,选取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破碎度、分离度、脆弱度指数、生态环境脆弱度等8个景观评价指标,探讨在景观格局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以林地为基底,建设用地、农地、水域零星分布;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驱动力主要为人类活动;森林公园的景观类型整体多样性水平较低,总体上有随时间变化而均匀化增大的趋势;各景观类型中,建设用地、裸地、农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较高,天然乔木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最低;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与资源的保护力度呈负相关关系,水目山片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虽然高于清水河片区,但随时间的变化脆弱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从整体上看,高级区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频繁区域。
- 陈可心王有兵杨建军廖聪宇
- 关键词:生态环境脆弱性
- 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森林健康评价
- 2024年
- 基于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从林分生长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保护状况4个方面共13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森林小班尺度建立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森林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6.99%的面积被划分为优秀等级,9.65%的面积被归类为良好等级,6.58%的面积被归类为中等等级,5.67%的面积被归类为不良等级,31.10%的面积被归类为退化或丧失状态等级。对于优秀等级的森林,应加强巡护监测和保护;良好和中等等级的森林采取植树造林、土壤保育等恢复措施;不良等级的森林应实施生态修复,防止不良状态蔓延至其他区域;退化等级的森林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实现退化森林的修复与再生。
- 李建华陈可心成雅容王丽红李锐华
- 关键词:森林健康评价层次分析法
-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应用发展探讨
- 2020年
- 从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的现状,探讨了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新方法、新技术。从推行全面资源调查监测制度、扩大数据信息应用范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 任万竹陈可心
-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
- 漾濞县老和尚山森林资源特征及保护空缺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基于GIS技术,对漾濞县老和尚山区域10 km范围缓冲区土地资源及林地资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老和尚山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占主导地位,面积占比为64.49%;其次为耕地;再次为园地。该区域林地受保护范围较小,力度较低,生态公益林及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占比偏小,部分天然林依然未得到有效保护。人工植被面积占比最高,达31.37%;其次为暖温性针叶林,占22.05%;再次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占21.65%。经保护空缺分析,有23.75%的区域具备建设保护地的条件,该区域林地占99.41%,天然林地占90.33%,人为干扰较少,因此该区域可建设森林自然公园,进一步完善漾濞县自然保护地网络体系。
- 潘雨陈可心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飞来寺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开发强度动态研究
- 2020年
- 基于遥感及GIS监测技术,研究了飞来寺国家森林公园近16年内的景观结构及环境健康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景观类型以林地景观为主,面积占比达95%左右;建设用地面积随时间变化而增大,2004—2011年间增速较快,2011年后增速减慢;林地景观面积则随时间变化而减小,减速较快的时期处于2004—2011年间,2011年后速率明显降低;森林公园的景观斑块数量逐年增加,景观破碎度逐年增大;干扰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森林公园的东北角;森林公园的景观开发强度综合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增大,但增幅较小,整体上森林公园的环境健康等级处于“健康”水平。
- 李娜陈可心
- 关键词:景观
- 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林地景观格局分析及发展对策
- 2024年
- 以天池自然保护区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选取斑块数量(PN)、斑块类型面积(CA)、斑块平均大小(MPS)、景观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分离度(F)、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8个景观指标,借助Fragstats4.2软件和ArcGIS10.8软件,从景观格局的斑块特征、异质性及多样性3个方面分析保护区的林地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天池自然保护区林地景观格局类型较为丰富,针叶林景观为优势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林地景观的连通性较强。并提出发展建议:保护和利用优势林地景观,合理规划林地功能,建设智慧林草。
- 莫志刚黄国栋李建华廖聪宇徐丕聪陈可心李锐华
- 大理市城市绿地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采用GIS技术,对大理市城市绿地的结构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大理市城市绿地占比较低,绿地面积占城区国土面积的7.8%,城市建设处于老旧更新阶段;②森林绿地面积占所有绿地面积的87.8%,行道绿地面积占11.4%,草地面积仅占0.8%;③街边绿化绿地占比最高,达60.0%,其次为开放性公园绿地,面积占比为33.1%,住宅区绿地面积仅占6.9%;④研究区域东侧新区及开发区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不均匀。该研究结果可为大理市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陈可心潘雨
- 关键词:城市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