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道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放疗
  • 3篇肉瘤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2篇调强
  • 2篇皂苷
  • 2篇人参
  • 2篇人参皂苷
  • 2篇剂量学
  • 2篇宫颈
  • 2篇癌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疗法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造影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张道明
  • 7篇刘林林
  • 6篇张奇
  • 3篇闫文星
  • 2篇任辉
  • 2篇贾雪丽
  • 2篇国慧
  • 1篇张伟静
  • 1篇曾辉
  • 1篇程丽萍
  • 1篇梅志宏
  • 1篇丁雅明
  • 1篇刘敏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世界肿瘤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术后放疗行限定骨盆IMRT计划剂量学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放疗行限定骨盆IMRT计划(BM-sparing IMRT)对靶区剂量、OAR以及血液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0例接受术后放疗的宫颈癌患者,通过瓦里安TPS对同一图像分别行BM-sparing IMRT和常规IMRT,比较2种计划中骨盆受量差异、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其他OAR受量差异。选取30例既往接受术后放疗的宫颈癌患者,Pearson法分析骨盆受量与骨盆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长度与体积相关性。选取41例接受术后放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疗前行BM-sparing IMRT计划并按要求限定骨盆受量,对照组行常规IMRT;Logistic回归分析2个组患者≥2级血液不良反应发生与骨盆受量相关性。结果 BM-sparing IMRT与IMRT均能达到CTV剂量要求,OAR受量相近(P均〉0.05)。BM-sparing IMRT骨盆的Dmean、V10、V20、V40、V50均低于IMRT (P=0.003-0.045)。Pearson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盆的Dmean、V20、V30、V40、V50与骨盆冠状轴长呈负相关(P=0.008-0.038)。观察组患者的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不良反应发生与骨盆V20相关(OR=1.191,P=0.042)。结论 宫颈癌术后放疗行BM-sparing IMRT能降低骨盆受量和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骨盆受量与骨盆冠状轴长呈负相关,血液不良反应发生与骨盆V20相关。
张道明国慧张奇刘林林
关键词:剂量学
人参皂苷Rg5通过下调Bcl-2蛋白促进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5对于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传代培养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应用CCK8法检测人参皂苷Rg5对于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参皂苷Rg5作用后Eca-109细胞的凋亡变化。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caspase3、C-caspase9、C-parp、Bcl-2、Bax相关凋亡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5明显抑制Eca-109细胞的生长,同时促进细胞凋亡,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随着人参皂苷Rg5浓度的增高,细胞中的C-caspase3、C-caspase9、C-parp蛋白表达增多,而Bcl-2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人参皂苷Rg5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发挥该作用与Bcl-2蛋白下调有关。
张道明张奇刘林林任辉
关键词:BCL-2食管癌细胞
头颈部软组织滑膜肉瘤术后复发一例
2018年
滑膜肉瘤发病率较低,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约8%~10%,主要分布在四肢及躯干关节软组织附近[1],头颈部滑膜肉瘤约占总滑膜肉瘤发病的5.6%[2]。近年鲜有头颈部滑膜肉瘤相关报告,该类肿瘤目前缺乏大宗数据总结分析,治疗方案的制定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极大挑战。2015年11月本院收治1例头颈滑膜肉瘤术后复发患者,本例在术后未行后续综合治疗,入院已出现双肺多发转移。
张道明张奇邱实王爱馥刘林林
人参皂苷Rg5联合顺铂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的影响
2018年
人参皂苷Rg5是近年来从人参中分离出来的新型人参皂苷,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其联合顺铂对于食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张道明王爱馥张奇张奇刘林林
关键词:癌细胞生长人参皂苷ECA-109食管癌顺铂
沉默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35基因对人食管癌TE-1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沉默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35 (MRPL35)基因对人食管癌TE-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方法:选择3种人食管癌TE-1、ECA109和KYSE150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3种细胞中MRPL35mRNA相对表达水平。食管癌TE-1细胞分为shMRPL35组和shCtrl组,分别加入沉默靶基因带有嘌呤霉素抗性的si-RNA慢病毒和带有嘌呤霉素抗性的阴性对照si-RNA慢病毒进行感染,建立稳定沉默MRPL35基因的食管癌细胞系,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RPL35基因沉默效率,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AnnexinⅤ-PE/7AAD双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3种食管癌细胞均表达MRPL35基因,3种细胞中MRPL35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hMRPL35组TE-1细胞中MRPL3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Ctrl组(P<0.05)。与shCtrl组比较,shMRPL35组TE-1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沉默MRPL35基因可抑制食管癌细胞TE-1增殖,并通过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王爱馥张奇张道明修雨婷丁雅明刘林林
关键词:细胞凋亡
放射治疗在儿童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儿童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是根据具体病种和病理类型,通过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其他手段联合应用以最大程度杀死肿瘤并改善长期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是儿童恶性肿瘤处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简要总结了放疗在儿童肿瘤应用中的特点并介绍放疗在部分主要儿童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张道明程丽萍程丽萍
关键词:儿童恶性肿瘤放疗
动态调强与容积调强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技术(IMRT)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疗中剂量学及危及器官保护的差异。方法选取该肿瘤放疗中心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11例,采集CT影像信息后通过VARIAN计划系统对同一图像进行VMAT计划和IMRT计划,比较两者靶区剂量分布、照射野正常组织受量、危及器官受量、治疗时间及加速器跳数(MU)差异。结果与IMRT计划相比,VMAT计划中的适形度指数(CI)更接近1,均匀性指数(HI)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野正常组织低剂量照射中,VMAT计划的V10、V20、V30、V40均低于IMRT计划(均P<0.05)。同时VMAT计划中膀胱的Dmean、V30、V40,小肠的Dmean、V20、V30、V40均低于IMRT计划(均P<0.05)。而在股骨头及直肠保护方面,VMAT计划无明显优势。MU及治疗时间方面,VMAT计划明显缩短。结论 VMAT和IMRT计划均能达到计划要求,但前者具有更优的靶区剂量学分布,同时能更好地保护膀胱和小肠,从而减少相关放疗副反应。VMAT计划的MU及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更符合实际临床要求。
张道明国慧张奇王爱馥刘林林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治疗剂量
扁桃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
2017年
患者女性,59岁,主因"扁桃体切除术后8年,再次发现肿物1年",2016年10月份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体检见右侧扁桃体处大小约为2.0 cm×2.5 cm白斑区,口腔、口咽未见红肿,悬雍垂居中,张口伸舌不受限。鼻咽部MRI示:右侧鄂扁桃体区见长约4.7 cm的类圆形长T1、T2信号,信号不均,边界欠清,异常信号向内突入口咽腔,向外压迫咽旁间隙使其外移,向前压迫舌腭弓,未见突破舌腭弓及舌根征象。
张道明刘敏张婉泽闫文星
关键词:扁桃体肿瘤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联合EP方案化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0)均EP方案化疗两周期后开始放射治疗然后继续化疗共4-6个周期.达到CR者给...
闫文星贾雪丽张道明刘林林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1例
2017年
患者女,43岁,2014年2月劳累后出现胸闷、气促,伴有胸痛,症状间断发作,未在意,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2015年4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既往无双下肢肿胀疼痛史,无抽烟、酗酒及特殊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在吸气氧浓度为21%的条件下,动脉血气 pH 7.44,氧分压72.6 mm Hg (1 mm 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36.6 mm Hg,D-二聚体1.51μg/ml。腹部及双下肢血管超声未见异常。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双肺上叶及左肺下叶肺动脉可见充盈缺损的软组织密度影。初步诊断:肺动脉栓塞,心功能Ⅲ级。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1 ml,每日2次皮下注射抗凝剂,9d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取栓术,术中见肺动脉开口处及左右肺动脉内均充满大量栓塞物,部分清除栓塞物及部分剥脱肺动脉内膜。术后病理:肺动脉栓子低分化肉瘤,大部分细胞呈梭形,部分呈上皮样及多形性,有多量坏死,考虑为原发性肺动脉肉瘤(primary pulmo-nary artery sarcoma,PPA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细胞角蛋白(-)、Desmin蛋白(-)、重型钙调蛋白(-)、Ki-67阳性率30%、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弱阳性)、CD34(-)、CD117(-)、S-110(弱阳性)。术后8个月患者再次出现胸闷及少量胸腔积液,连续3次送检胸腔积液未查到恶性细胞,接受31次适形放疗,总剂量58.2 Gy,放疗后患者胸闷症状轻度缓解。2016年1月患者左下腹出现皮下肿物,质硬、活动度欠佳,拒绝活检取病理,考虑为肿瘤转移所致。2016年3月14日于家中病亡。
贾雪丽张伟静梅志宏张道明闫文星
关键词:肺动脉肉瘤原发性少量胸腔积液肺动脉栓塞CT肺动脉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