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氧化二砷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裸鼠模型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裸鼠模型,检测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移植瘤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As_2O_3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按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即As_2O_3低(1.0 mg/kg)、中(2.5 mg/kg)、高(5.0 m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生理盐水(NS)组及阳性对照顺铂组(5.0 mg/kg),连续腹腔给药8天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移植瘤内Caspase-3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低、中浓度As_2O_3及顺铂均可上调Caspase-3的表达(P<0.05),但高浓度组上调不明显(P>0.05)。与顺铂组比较,As_2O_3低剂量组作用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高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As_2O_3能上调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内Capase-3的表达,且优于顺铂,可能是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 王明芳张文剑王新红邢海青赵园园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子宫内膜癌CASPASE-3
-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感染相关因素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的感染情况、导致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肿瘤科、心胸外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恶性肿瘤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置管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的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感染的患者的致病菌进行检测,对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286例患者中感染患者28例,感染率为9.79%;糖尿病、操作人员经验、本次穿刺次数和导管留置时间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8例感染患者共计检测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63.64%、革兰阳性菌15株占27.27%、真菌5株占9.09%;感染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IL-18、IL-6和IL-8分别为(24.31±7.61)ng/L、(134.51±43.43)ng/L、(253.31±50.32)ng/L、(99.31±38.43)ng/L和(96.31±40.33)ng/L均高于非感染患者的(16.14±6.81)ng/L、(96.31±35.41)ng/L、(185.21±48.31)ng/L、(66.21±32.31)ng/L和(67.21±43.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操作人员经验、本次穿刺次数和导管留置时间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临床致病菌,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会显著升高。
- 王明芳张文剑冷丽云许继映王瑞利
- 关键词:恶性肿瘤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血清炎症因子
-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与病原学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特征以及患者感染后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226例,针对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感染危险因素,检测患者感染的致病菌,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26例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23例,感染率10.18%;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和泌尿系统;年龄、侵入操作、血清白蛋白、化疗周期、肿瘤分期、合并糖尿病和住院时间是消化道肿瘤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占64.52%,革兰阳性菌9株占29.03%,真菌2株占6.45%;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2、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99.02±38.33)ng/L、(96.12±40.42)ng/L、(134.35±43.12)ng/L、(253.89±50.11)ng/L和(24.03±7.28)ng/L,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66.34±32.01)ng/L、(67.21±43.10)ng/L、(96.22±35.23)ng/L、(185.14±48.41)ng/L和(16.28±6.56)ng/L(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感染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年龄、侵入操作、血清白蛋白、化疗周期、肿瘤分期、合并糖尿病和住院时间是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感染后外周血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会显著升高。
- 王明芳张文剑许玲玲邢海清马琳洁周海燕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血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