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培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主题

  • 2篇音乐
  • 1篇音乐交流
  • 1篇音乐考古
  • 1篇音乐文化
  • 1篇音乐文化交流
  • 1篇远古
  • 1篇散乐
  • 1篇使臣
  • 1篇宋代
  • 1篇文化
  • 1篇金朝
  • 1篇金代
  • 1篇考古
  • 1篇乐人
  • 1篇教坊
  • 1篇宫廷
  • 1篇古代巴人
  • 1篇官制
  • 1篇管窥
  • 1篇巴人

机构

  • 4篇河南大学

作者

  • 4篇薛培

传媒

  • 1篇中国音乐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人民音乐
  • 1篇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远古沓来——音乐考古与巴国
2023年
历史上的巴族是一个崇巫、尚武、善舞的民族,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巴子国灭于秦,“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1。巴国亡后,秦以其地置巴郡,但巴文化并未因此戛然而止,其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存了自己固有的习俗。鉴于历史原因,有关巴人的文献记载单薄难觅,今人难以窥探出古代巴人的音乐生活与精神面貌。借考古相关成果,巴地窖藏.
薛培
关键词:音乐考古古代巴人巴族
北宋之后大晟乐域内外传播探赜
2024年
北宋覆亡后,徽宗创制、行用二十余年的大晟乐跌落低谷,但其在域内外之传播却经久不息,影响深远。后世大晟乐突破地域、民族等方面的界限,存续于金国、朝鲜半岛及南宋等地,历经数百年辗转,以音乐和礼仪之形式彰显不同地区的文化属性。金朝礼乐建设以大晟乐为根基,对器名、乐曲加以更改,用大晟乐律高;徽宗官赐大晟乐改变了高丽王氏政权旧有宫廷音乐结构,成为高丽雅乐之源。李氏王朝时期,随着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大晟乐在朝鲜半岛的传播逐步趋于民族化、地方化;南宋宫廷雅乐则试图沿用“先朝之旧”,复原大晟仿古乐器制礼作乐,延续北宋以来的“复古”之风。不同地域传播的大晟乐,风格、特点各有差别,但对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精神的承继和延续却是一致的。这是徽宗“一代之乐”社会功能和价值于后世之回响,亦是域内外文化交流和相互认同的历史见证。
薛培
关键词:宋代金朝
华风与夷俗:金代宫廷散乐考论
2023年
散乐源于周代,不同历史时期表演内容各有差异。金之宫廷散乐因袭辽、宋体制,以宋尤甚。演奏任务由教坊承担,内容不仅包括歌舞、杂戏、器乐合奏、杂剧等百戏形式,亦有杂技、角抵、戏马、筑球等竞技类活动,应用于元旦朝会、肆赦仪、民俗节日、曲宴使者等场合,且杂剧在散乐表演中成为主流。萨满舞、回旋舞等女真族元素的使用,阶官制度的施行,乐官地位的提高以及伶人构成的多样性等是其有别于辽、宋散乐的显著特征。一方面,金代宫廷散乐遣怀享乐、悦耳娱心,通过宏大的歌舞场面烘托祥和、喜庆的氛围,助“礼”的同时更助“兴”;另一方面,与酒礼盏制的配合,使散乐的仪式功能大于娱乐功能,所蕴含的政治意义更为突出,成为金代宫廷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薛培
关键词:金代教坊乐人
宋金交聘制度下音乐文化交流管窥
2023年
宋金对峙百余年,外交往来频繁,在朝见、慰问、赏赐等交聘制度的推动下,以乐人、乐曲、乐器、乐书等为媒介促成两国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双方互派使节出行,不仅要完成“交聘”任务,也参与多种音乐活动,他们观察、感受彼此音乐的表演形式,成为出使国音乐文化的“报道人”。在“礼仪”“儒学”等政治因素的影响下,涉及的音乐文化事项作为王权符号的传递,已超出娱乐之范畴,打开了两国音乐传播的大门,推动了二者音乐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既是中国礼乐文明传承、衍变之印迹,亦是汉族与女真族音乐文化广泛交往、全面交流与深度交融的历史见证。
薛培
关键词:使臣音乐交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