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秀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时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抗菌素骨水泥旷置分期翻修(TSEA)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TSEA治疗1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细菌学培养,一期行清创并取出全部假体,采用抗菌素骨水泥支架旷置;二期翻修应用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通过Harris评分。结果细菌培养结果:表面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混合感染2例,敏感表面葡萄球菌3例,绿脓杆菌1例。一期清创术后,所有病人伤口全部愈合,一期清创与二期置换平均时间间隔7个月。翻修术后18个月随访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由翻修术前的(25.6±2.4)分,提高至翻修后(84.1±1.6)分。结论二期翻修使用抗菌素骨水泥假体是控制感染复发的有效方法。
- 安海洙曹德宇李兴军李成秀杨树忠
- 关键词:髋关节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该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骨一科收治的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固定组28例和锁定钢板固定组40例。观察两组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预后功能优良率情况。结果锁定钢板固定组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愈合时间(12.1±0.4)周低于普通钢板固定组(13.6±0.5)周,尺偏角(16.7±2.4)°、掌倾角(7.9±1.2)°、预后功能优良率95%均高于普通钢板固定组(11.9±2.2)°、(5.0±1.0)°、78.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良好,预后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士成李成秀李兴军安海洙
-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植骨
- 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方法与临床推广
- 2017年
- 髌骨骨折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克氏针张力带治疗方法为骨科同仁所推崇。但此方法术后仍存在克氏针走针、钢丝脱套、固定失败、关节训练时针尾刺痛等并发症,需广大医务工作者给予攻克。现将日常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方法进行总结。
- 安海洙曹德宇李成秀杨树忠
- 关键词:空心钉张力带髌骨骨折内固定
- 插秧致伸指肌腱自发断裂的特点与治疗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手部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54指)自发性手指伸肌腱断裂的患者进行分析及治疗,术后进行石膏托固定4周,4周后进行循序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评分结果:优46指、良4指、可4指,优良率达92.59%,未见肌腱再次断裂,伸指活动良好。结论在水稻主产区,尤其是传统的人工插秧法的地区,插秧导致的伸指肌腱自发断裂应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通过良好而娴熟的手术方法及正确的功能锻炼,其疗效令人满意。
- 李兴军曹德宇李成秀
- 关键词:插秧自发性断裂
- 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与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与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分析该院骨外科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8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组64例和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64例。观察两组胫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胫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1%和9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9%和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与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均有较高的愈合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士成李成秀李兴军
- 关键词:胫骨带锁髓内钉胫骨骨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