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 作品数:1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同培养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干细胞(NSCs)共同培养条件下对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1)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的小胶质细胞并鉴定。原代培养孕14 d SD大鼠胚胎NSCs并鉴定。(2)取鉴定后细胞分为NSCs单独培养组和小胶质细胞与NSCs共同培养组。2组细胞培养6 d后,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与成熟相关因子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体(DAT)及炎症因子3(Pitx3)蛋白的表达,采用PCR技术检测2组细胞TH、DAT以Pitx3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 (1)新生SD大鼠小胶质细胞CD11b/c染色阳性,所得到的小胶质细胞纯度〉95%。孕14 d SD大鼠NSCs巢蛋白染色阳性。(2)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单独培养组比较,共同培养组NSCs TH、DAT及Pitx3阳性蛋白明显增多。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共同培养组细胞TH、DAT以及Pitx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R实验结果显示:共同培养组TH、DAT以及Pitx3基因转录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胶质细胞与NSCs共同培养可促进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 王威李俊君林海徐蛟天陈孝祥宋晓斌杨智勇邓兴力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小胶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
- 大鼠胚胎中脑腹侧来源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胚胎中脑腹侧来源神经干细胞(NSCs),观察其生长及诱导分化培养特点。方法:取孕12.5~14.5 d的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法获取中脑腹侧组织,剪碎并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后,以2×10~5个细胞/ml的密度接种到无血清NSCs培养基中以神经球法培养。培养神经球5~7 d后,按原密度进行传代培养,并取第三代培养的神经球用含10%胎牛血清(FBS)分化培养液分化培养,分化培养7 d后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神经球呈巢蛋白(nestin)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作分别呈微管蛋白(βIII-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结论:经神经球法培养得到的大鼠胚胎中脑腹侧来源神经干细胞可自我增值,并可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 陈孝祥宋晓斌王向鹏周磊徐蛟天林海杨智勇邓兴力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球
- 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过程的影响
- 王威林海徐蛟天陈孝祥宋晓斌杨智勇邓兴力
-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修饰中脑神经干细胞联合小胶质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
- 陈孝祥林海徐蛟天王威宋晓斌杨智勇邓兴力
- 芹黄素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芹黄素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小胶质细胞,实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LPS组)、LPS+芹黄素(10μM)组、LPS+芹黄素(20μM)组、LPS+芹黄素(50μM)组。MTT法检测芹黄素对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ELISA法检测IL-1、IL-10等炎症相关因子以及BDNF、P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基因i NOS转录以及表达水平。结果 MTT检测结果表明,芹黄素对小胶质细胞活性无明显抑制。LPS刺激后,芹黄素预处理组IL-1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独LPS组(P<0.05);而芹黄素预处理组IL-10的表达则高于单独LPS组(P<0.01);与此同时,BDNF、P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也有相同趋势(P<0.05)。芹黄素预处理组i NOS表达和转录水平也低于单独LPS组(P<0.05)。结论芹黄素可抑制活化状态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以及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可同时促进与神经元分化成熟相关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 徐蛟天周磊王威陈孝祥林海杨智勇宋晓斌邓兴力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芹黄素脂多糖神经营养因子帕金森病
- 不同状态下小胶质细胞过表达Nurr1后对NSC分化的影响
- 陈孝祥徐蛟天宋晓斌林海王威杨智勇邓兴力
- 核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 2018年
- 目的构建使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核受体相关蛋白1 (nuclear receptor related 1 protein,Nurr1)慢病毒表达载体(DCE-Nurr1)并鉴定。方法使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ier5设计基因Nurr1引物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进行扩增,利用XbaI和Not I分别将基因Nurr1和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进行双酶切,利用T4链接酶将已酶切的基因Nurr1和已酶切的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连接起来,完成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结果通过PCR成功地扩增了Nurr1基因并连接到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上,序列与GenBank登记的序列一致。结论成功构建DCE-Nurr1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在体内或体外研究Nurr1基因功能及其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提供了基础。
- 林海王向鹏王向鹏王威陈孝祥陈孝祥宋晓斌杨智勇
-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帕金森病
- 神经干细胞在有或无Nurr1基因过表达的情况下均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移植对帕金森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 林海王威徐蛟天陈孝祥邓兴力宋晓斌杨智勇
- 神经干细胞和多巴胺神经元联合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运动障碍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和多巴胺神经元联合移植改善帕金森病大鼠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典6-羟基多巴胺毁损法构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36只,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连续诱导4周。APO注射第4周将36只帕金森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多巴胺组、干细胞组及联合组,每组9只,分别于右侧纹状体区立体定向注入生理盐水、多巴胺神经元悬液、神经干细胞悬液、多巴胺神经元与神经干细胞悬液。计算各组移植后2、4、6、8周的旋转次数;干细胞组及联合组分别于移植后1、2、4、8周行MRI扫描,观察移植区影像学变化;移植后8周取各组脑组织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定植与迁移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细胞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2、4、6、8周,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组、多巴胺组、联合组旋转次数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MRI检查结果:随着时间延长,联合组与干细胞组移植区T2 W/FFE成像上呈低信号影的区域逐渐变大,但联合组低信号影范围大于干细胞组。普鲁士蓝染色结果:干细胞组和联合组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胞质内均可见大量蓝色颗粒,大部分存留在移植针孔附近,仅少部分细胞向远处迁移,但联合组蓝色颗粒数量以及扩散范围均大于干细胞组。联合组巢蛋白(Nestin)、酪氨酸羟化酶(TH)、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数及Nestin/GFP、TH/GFP均高于干细胞组,酸性纤维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及GFAP/GFP均低于干细胞组(P均<0.01)。结论神经干细胞与多巴胺神经元联合移植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运动障碍,更有助于神经干细胞的定植、迁移及分化成为多巴胺神经元。
- 李智高徐蛟天陈孝祥林海宋晓斌杨智勇邓兴力
-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多巴胺神经元神经干细胞移植
- Nurr1对小胶质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共培养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联合过表达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的小胶质细胞(MG)和神经干细胞(NSC)共培养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并过表达Nurr1基因。CCK-8法检测Nurr1过表达对神经干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活率的影响。Transwell系统共培养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实验分为NSC组、NSC+MG组和N(NSC+MG)组。ELISA检测共培养后第3天、第6天和第9天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小板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第9天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DAT和Nurr1的表达变化;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并对TH和DAT阳性细胞计数,计算各组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的分化效率。结果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并成功过表达Nurr1基因。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Nurr1过表达对神经干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活率无明显影响。ELISA检测结果表明,N(NSC+MG)组在不同时间点神经营养因子(BDNF、PDNF和GDNF)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RT-PCR和Weste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NSC+MG)组TH、DAT和Nurr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N(NSC+MG)组TH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Nurr1基因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系统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过表达Nurr1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的分化。
- 徐蛟天陈孝祥王威林海杨智勇宋晓斌邓兴力
- 关键词:多巴胺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