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艳艳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新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子宫
  • 1篇大子宫肌瘤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合理使用
  • 1篇抑郁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生物反馈训练
  • 1篇专案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肌
  • 1篇子宫肌瘤
  • 1篇巨大子宫
  • 1篇巨大子宫肌瘤
  • 1篇肌瘤
  • 1篇妇产科
  • 1篇妇产科药物
  • 1篇CT
  • 1篇MRI
  • 1篇MRI诊断

机构

  • 3篇新昌县人民医...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俞艳艳
  • 1篇梁晓超
  • 1篇章华
  • 1篇梁萍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T联合MRI诊断变性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CT联合1.5TMRI对变性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拟诊变性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共60例,对其均进行CT联合1.5T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行病理检查,所得结果作为评估CT联合1.5T MRI诊断准确率的最终标准。结果经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共有54患者确诊为变性巨大子宫肌瘤。CT联合1.5T MRI对变性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单纯CT检查或单纯1.5TMRI检查(P<0.05)。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进行评估发现,在变性巨大子宫肌瘤位置诊断方面,单纯CT检查在肌壁间、浆膜下、宫颈部肌瘤的诊断率均明显低于单纯1.5TMRI检查和CT联合1.5T MRI检查(P<0.05);肌壁间和浆膜下肌瘤诊断率方面,单纯1.5TMRI检查和CT联合1.5T MRI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CT联合1.5T MRI检查对宫颈部肌瘤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单纯1.5TMRI检查(P<0.05)。结论对于变性巨大子宫肌瘤,CT联合1.5T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在变性巨大子宫肌瘤位置诊断方面,联合检查方式确诊率更具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杨慧萍梁晓超俞艳艳
关键词:巨大子宫肌瘤CTMRI病理检查
专案管理提高妇产科药物使用合理性的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索专案管理对提高妇产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效果。方法:医院妇产科2019年4~7月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医院妇产科2019年8~11月实施专案管理,为实施后。结果:实施前后II类手术术前未用抗菌的占比相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施后I类手术术前的给药时间数值不少于2h、在0.5~2h之间的占比与实施前的占比相比较要低,未用抗菌药的占比相比较反而要高。实施后II类手术术前的给药时间数值不少于2h的占比与实施前的给药时间数值不少于2h的占比相比较要低,给药时间是在0.5~2h之间的占比反而有所上升(P<0.05)。实施后妇产科药物的用法用量合理、术中追加合理、联合用药合理及药物选择合理的占比相比较实施前的占比要高(P<0.05)。结论:专案管理能够从抗菌药物的使用根源进行专控专管,使妇产科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具有非常好的管控作用,为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途径。
俞艳艳
关键词:妇产科药物合理使用
妊娠期生物反馈训练对产后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物反馈训练对产后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名妊娠14周内有产后抑郁高危孕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在6~12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以孕妇学校相关课程进行干预,观察组联合自我生物反馈训练,训练至产前1周。于训练前及产后3天、1个月、6个月时以EPDS评定两组产妇抑郁情况,并以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者所占比例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后EPDS评分较训练前均有所下降,产后3天时EPDS评分最低,产后1、6个月时均有回升趋势;两组产后PSQI评分较训练前明显下降,且随训练时间的延长,PSQI评分越低。观察组产后不同时间点EPDS、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教育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早期对产后抑郁的高危孕妇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改善睡眠质量。
梁萍俞镒妃章华俞艳艳
关键词:妊娠期产后抑郁生物反馈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