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倩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黏菌
  • 2篇抑藻
  • 2篇铜绿微囊藻
  • 2篇微囊藻
  • 1篇稻秸
  • 1篇稻种
  • 1篇动蛋白
  • 1篇序列对
  • 1篇抑藻效果
  • 1篇抑藻效应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秸秆
  • 1篇水稻种
  • 1篇水稻种植
  • 1篇团毛菌目
  • 1篇最大似然法
  • 1篇系统发育
  • 1篇酶活性
  • 1篇进化
  • 1篇肌动蛋白基因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野生植物...
  • 1篇盐城工学院

作者

  • 5篇李倩
  • 3篇陈双林
  • 3篇闫淑珍
  • 2篇张玲
  • 2篇吴国荣
  • 2篇张余霞
  • 2篇张阳阳
  • 1篇李玉
  • 1篇张卫明
  • 1篇刘歧莎
  • 1篇陆长梅
  • 1篇方玲

传媒

  • 3篇菌物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盐京九号水稻秸秆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4
2008年
以盐京九号水稻为材料,研究经高温灭菌或物理粉碎后的水稻秸秆微细颗粒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藻液中水稻秸秆添加量≥10g·L-1时,高温灭菌与未灭菌的水稻秸秆同样能抑制微囊藻生长。灭菌稻秆试验组藻细胞的呼吸速率和SOD活性都呈现出先上升后迅速下降的趋势;通过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醚)萃取稻秆水浸液,用滤纸片法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做的抑藻试验结果表明,乙醚提取液有明显的抑藻圈。提示抑藻效应是水稻秸秆中某些化学物质溶出而产生的作用,与微生物的活动无关。进一步分离鉴定乙醚提取液结果显示,浸提液中有机酸类和酚类物质有显著的抑藻效应。水稻秸秆微粒的粒径越小,产生的抑藻效应出现得越早,也越明显,这可能还与秸秆微粒的吸附作用有关。
张余霞张玲张阳阳李倩陆长梅吴国荣张卫明
关键词:水稻秸秆铜绿微囊藻抑藻效应
绒泡菌目黏菌的ITS1-5.8S-ITS2二级结构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讨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r DNA ITS)的RNA二级结构在黏菌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作用,以黏菌ITS通用引物PHYS4和PHYS5对绒泡菌目5属8种黏菌的r DNA ITS进行扩增和测序,利用RNA structure构建了ITS区的RNA二级结构模型。结果表明:ITS1在绒泡菌目黏菌中不能形成一个紧实的结构,但大部分物种都具有一段稳定的螺旋结构,可能对r RNA的成熟具有作用;5.8S r RNA的二级结构相似,由4个螺旋组成,主要为两种类型;基于5.8S r RNA和28S r RNA相互作用构建的ITS2的二级结构模型显示,它由一个封闭的多分支环和至少4个主要的螺旋组成,其中螺旋IV结构相对比较保守。由于ITS区的二级结构相比核苷酸序列更加保守,因此深入地分析其二级结构有助于认识其结构与进化的关系。
李倩闫淑珍陈双林
关键词:ITSRNA二级结构分子进化
盐京九号水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培养盐京九号水稻幼苗20 d的种植水配置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qsa),追踪测定微囊藻生长量、藻细胞水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叶绿素含量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水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结果显示,藻细胞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酶活性呈先升高后急剧下降的趋势.对水稻种植水抑藻物质作初步分离和鉴定,表明乙醚萃取液中有机酸和酚类组分抑藻效果明显.对有机酸组分进一步做GC/MS分析鉴定,可确定其中含有1,2-二甲基十三酸、棕榈酸和十八烷酸等组分.
张余霞张玲张阳阳李倩吴国荣
关键词:水稻种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SOD酶活性抑藻效果
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用于真黏菌系统发育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真黏菌是一类独特的菌物。目前对其进行的系统发育研究主要是基于形态特征,分子水平的系统发育研究上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和蛋白质合成延长因子基因研究相对较多。为了扩充能有效地进行真黏菌系统发育研究的基因资源,探讨了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用于真黏菌系统发育的可行性。共获得14个基因序列,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各7个。在GenBank中除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外并无其他真黏菌的肌动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研究获得的14个基因序列为真黏菌基因的新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肌动蛋白基因能够有效地将无丝菌目、团毛菌目、绒泡菌目和发网菌目区分为4个分支,其中发网菌目为一个独立的进化支,支持了根据子实体发育所认识的真黏菌纲内部具有两条进化路线的观点,因此显示出肌动蛋白基因对于真黏菌系统发育研究的重要价值。
方玲刘歧莎李倩闫淑珍李玉陈双林
关键词:肌动蛋白基因团毛菌目
基于rDNA ITS序列对绒泡菌目黏菌系统发育的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绒泡菌目Physarida是黏菌纲Myxogastria最大的一个目,对其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根据形态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绒泡菌目乃至黏菌纲的系统发育关系,以黏菌r DNA ITS通用引物对绒泡菌目5属8种黏菌的r DNA ITS进行扩增和测序,结合Gen Bank中已有的黏菌r DNA ITS序列,利用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绒泡菌目不同物种的r DNA ITS区在碱基组成和长度上差异明显,长度为777–1 445bp,G+C mol%在53.4%–61.9%之间。绒泡菌目与发网菌目Stemonitida聚类为两个明显的分支,在绒泡菌目分支上,绒泡菌科Physaraceae和钙皮菌科Didymiaceae各聚为一支,支持了形态学上以孢丝是否具有石灰质为依据区分这两个科的观点。由多份不同地理来源的鳞钙皮菌Didymium squamulosum材料组成的钙皮菌科又形成3个分支,证实了这个形态种是由地域来源广泛、繁殖亲和性各异和遗传变异较大的不同生物种组成的复合体。
李倩闫淑珍陈双林
关键词:黏菌最大似然法贝叶斯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