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力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高血压
  • 2篇并发
  • 2篇出血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性
  • 1篇应激性上消化...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预后
  • 1篇诊治
  • 1篇症状
  • 1篇融合型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恢复
  • 1篇室管膜

机构

  • 5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刘力
  • 1篇曾静波
  • 1篇王鹏
  • 1篇宋伟正
  • 1篇王翔
  • 1篇高学军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老年肺癌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以脑转移为首发的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治疗的老年肺癌脑转移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220例患者中,共发现脑转移病灶396个,其中腺癌、鳞状细胞癌患者累及顶叶比较最高,分别为54.5%、64%,而小细胞癌累及枕叶比较最高为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腺癌以多发病灶比例最高,鳞状细胞癌以单发病灶比例最高,小细胞癌单发病灶及多发病灶比例相当(P<0.05)。腺癌、小细胞癌以结节性强化病灶比例最高,鳞状细胞癌以环形强化病灶比例最高。220例患者中,共发现瘤周水肿162例,其中腺癌、鳞状细胞癌以重度水肿比例最高,小细胞癌瘤周水肿分布相当。结论 肺癌脑转移作为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形式,其原发病灶以肺腺癌多见,多累及顶叶和枕叶;病灶常多发,亦可单发,肿瘤分化程度越高,瘤周水肿越严重,对临床可疑肺癌脑转移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十分必要。
龚敏罗霜刘力程书文
关键词:老年肺癌脑转移临床病理特征
ZFTA融合室管膜瘤的诊治研究进展
2024年
室管膜瘤包括多种类型,可发生在幕上腔室、颅后窝或脊髓。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特定的解剖部位、组织学、基因表型的特征,对室管膜肿瘤分类系统进行了多次更新,并应用新的分类系统来预测评估病人的治疗结果。2021年,WHO组织更新分类,因为ZFTA融合阳性室管膜瘤的基因融合不仅涉及RELA,还包含如MAML2/3、NCOA1/2、MN1或CTNNA2等基因融合,所以室管膜瘤ZFTA融合阳性型成为了最新的室管膜瘤类型。本文通过回顾幕上室管膜瘤分类的变化、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概述ZFTA融合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策略选择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对ZFTA融合室管膜瘤这一新定义的幕上肿瘤的认识和诊疗提供参考价值。
刘力刘力程书文龚敏周广平王翔
关键词:室管膜瘤预后
老年颅内肿瘤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颅内肿瘤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开颅切除手术且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老年颅内肿瘤患者31例作为血肿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行开颅切除手术无血肿的老年颅内肿瘤患者10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造成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脑积水、血浆凝血酶时间、术前合并脑萎缩、患者年龄以及肿瘤大小进入回归模型(P<0.05)。对照组患者GOS评分显著优于血肿组(P<0.05)。结论:老年颅内肿瘤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对患者术后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术前合并脑积水、血浆凝血酶时间、术前合并脑萎缩、高龄以及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救治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刘力宋伟正
关键词:老年颅内肿瘤
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科室收诊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止血、营养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分析治疗后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38.71%;治疗后治疗组ALB、NSE水平分别为(36.73±1.34g/L、12.46±1.75u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3.85±1.00g/L、16.27±2.39ug/L);3治疗组治疗后IL-6、TNF-ɑ水平分别为(13.55±2.90、2.08±0.32)u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2.64±3.17、3.16±0.49)ug/L;4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s-CRP水平和Fugl-Meye得分分别为(16.82±2.73mg/L、75.58±9.1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5.67±3.24mg/L、60.44±7.12分)。5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10.55±1.10、13.64±1.7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82±1.07、17.08±2.42)分。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调节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恢复。
曾静波王鹏高学军刘力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stress-induce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IUGB)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16例,根据是否并发SIUGB分为SIUGB组(40例)与无SIUGB组(17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并发SIUGB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并发SIUGB的危险因素。调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史、梗死范围、脑组织移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降颅压药物应用等。[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UGB组与无SIUGB组性别、年龄、BMI、合并糖尿病和合并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高血压病史、梗死范围、脑组织移位、GCS评分和降颅压药物应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梗死范围、脑组织移位、GCS评分和降颅压药物应用为影响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并发SIUGB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并发SIUGB影响因素较多,为降低SIUGB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缪礁丹周弋人杨一帆骆飞飞柳华刘力
关键词: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高血压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