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倩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初探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初步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T细胞(Tfh)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性间的关系。方法纳入38例初发未治疗的MPO-AAV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fh及其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和程序死亡蛋白-1(PD-1)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评估每例患者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VAS)。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MPO-AAV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fh、ICOS+ Tfh、PD-1+ Tfh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Tfh:(25.9±3.8)%比(21.0±5.3)%,P〈0.001;ICOS+ Tfh:(1.8±0.8)%比(0.8±0.5)%,P〈0.001;PD-1+ Tfh:(10.2±2.8)%比(8.2±2.2)%,P=0.001]。MPO-AAV者外周血Tfh胞膜的ICOS、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ICOS:59.6±10.0比49.2±6.9,P〈0.001;PD-1:532.6±104.2比485.1±73.4,P=0.025)。MPO-AAV者中,外周血Tfh比例分别与ICOS+Tfh比例(r=0.407,P=0.011)、ICOS表达(r=0.705,P〈0.001)、MPO-ANCA水平(r=0.737,P〈0.001)、BVAS(r=0.648,P〈0.001)呈正相关,外周血Tfh的ICOS表达分别与ICOS+Tfh比例(r=0.388,P=0.016)、MPO-ANCA水平(r=0.645,P〈0.001)、BVAS(r=0.653,P〈0.001)呈正相关,外周血Tfh的PD-1表达强度仅与PD-1+Tfh比例呈正相关(r=0.473,P=0.003)。结论MPO-AAV患者外周血Tfh比例增高,活性增强,可能通过增加MPO-ANCA的产生,加重MPO-AAV病情。外周血Tfh及其表达的ICOS可能是探索MPO-AAV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 王森郑美娟周香莲刘雅倩帅宗文
- 关键词: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血管炎
- 外源性化合物修饰丙酮酸脱氢酶E2亚单位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 2017年
- 目的初步探讨外源性化合物——2-辛炔酸(2-OA)修饰丙酮酸脱氢酶E2亚单位(PDC-E2)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PBC患者102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34例及健康对照组50名,采用ELISA方法检测周围血抗PDC-E2抗体、抗硫辛酸及抗2-OA抗体的水平;选择其中30例抗PDC-E2抗体阳性且抗2-OA抗体阴性的PBC患者,采用抑制ELISA(iELISA)实验方法,检测患者周围血中是否存在与2-OA修饰PDC-E2后新出现表位的抗体。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间的比较采用Welch修正的非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
结果PBC患者抗PDC-E2抗体、抗硫辛酸阳性及抗2-O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94.1%(96/102)、73.5%(73/102)和53.9%(55/10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SC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C患者抗硫辛酸抗体与抗2-OA抗体间无相关性(r=-0.065,P=0.520)。iELISA结果显示:40%(12/30)PBC患者周围血中存在只识别经2-OA修饰后PDC-E2(2OA-PDC-E2)的抗体,此抗体主要存在于早期PBC患者中。
结论PBC患者血清中存在无相关性的抗硫辛酸抗体和抗2-OA抗体。经2-OA修饰后的PDC-E2可能出现新的抗原构象表位,介导部分PBC易患体质者对此产生免疫应答,从而有助于患者突破对PDC-E2的免疫耐受,最终导致PBC发病。
- 刘雅倩帅宗文周香莲陈珊宇李霂
-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发病机制
- 化学修饰PDC-E2诱导抗原性改变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 目的:探讨丙酮酸脱氢酶E2亚单位(PEC-E2)经2-辛炔酸(2OA)修饰后的抗原性变化及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研究病例PBC患者102例,病例对照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34例,健康...
- 刘雅倩帅宗文刘爽周香莲何倩
- 关键词: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NF-κB通路改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 2021年
-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核因子-κB(NF-κB)通路改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关节软骨细胞株ATDC5并随机分为用不含药物培养基处理的对照组,用含有10 ng/m L白细胞介素(IL)-1β培养基处理的模型组,用含有10 nmol/L 1,25-二羟维生素D3及10 ng/m L IL-1β的培养基处理的VitD3组,用含有10 nmol/L 1,25-二羟维生素D3、100 ng/m L脂多糖(LPS)及10 ng/m L IL-1β培养基处理的VitD3+LPS组。处理12 h后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p-p65、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Bcl-2)、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A;水平及凋亡率,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7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增殖A;水平及细胞中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细胞中TLR4、NF-κB p-p65、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培养基中TNF-α、IL-6、IL-17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VitD3组的细胞增殖A;水平及细胞中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细胞中TLR4、NF-κB p-p65、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培养基中TNF-α、IL-6、IL-17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itD3组比较,VitD3+LPS组的细胞增殖A;水平及细胞中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细胞中TLR4、NF-κB p-p65、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培养基中TNF-α、IL-6、IL-17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抑制NF-κB通路改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 刘雅倩徐胜前杨小珂
- 关键词:骨关节炎1,25-二羟维生素D3炎症反应细胞凋亡
- 化学修饰PDC-E2诱导抗原性改变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 刘雅倩帅宗文刘爽周香莲何倩
- 化学修饰PDC-E2诱导抗原性改变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 目的:探讨丙酮酸脱氢酶E2亚单位(PEC-E2)经2-辛炔酸(2OA)修饰后的抗原性变化及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研究病例PBC患者102例,病例对照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34例,健康...
- 刘雅倩帅宗文刘爽周香莲何倩
- 关键词: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