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22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明清会馆演剧述论——以广东会馆演剧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会馆演剧是明清戏曲演出中一种普遍而独特的现象。明清以来广东会馆在各地林立,其中的戏剧演出既反映出明清时期各地会馆演剧的共同特点,又呈现出自己独具的特色。本文试以广东会馆演剧为例,兼及其他会馆演剧。
- 李静
- 关键词:戏剧演出明清戏曲戏曲研究中国戏剧史
- 明代堂会演剧述略被引量:5
- 2004年
- 本论文对明代戏曲演出的重要形式--堂会演剧进行了全面勾勒,并结合史的描述对这种较少为研究者关注的演剧方式进行了从演出内容到演出形式的分析。通过对堂会戏演出的声腔、剧目、演出者、观众等的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到,古代戏曲在勾栏消失、戏院尚未出现的明代主要是以堂会的形式进行演出;而昆腔的发展与演出也得益于堂会的演出环境,堂会观众与演员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昆剧艺术的日臻完美。
- 李静
- 关键词:明代堂会戏曲演出声腔演出形式演出内容
- 文人曲的撰作与近代粤曲的新变被引量:1
- 2017年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粤曲艺术臻于成熟,并日益呈现自身特色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粤曲撰作不再依赖戏班旧本取材或删改,而是从题材和音乐两方面打破"班本粤曲"的局限,凸现出自身的个性与独立性。其中之"文人曲"尤具代表性,其诗词化、典雅化、情节化的写作,以意境和韵味的追求创造出一种情感意绪饱满、戏剧场景分明、音乐板式多彩的曲唱文体,
- 李静
- 关键词:粤曲文人班本词化戏班曲辞
- 试论明清堂会演剧中的赏玩性欣赏被引量:1
- 2004年
- 明清堂会演剧中观众对戏曲的欣赏是赏玩性质的。观众行家式的赏玩(品评和粉墨登场)既以其艺术才华的展示来获得快感,又以独到的见解深化了中国戏曲的表演理论。这种欣赏一方面加剧了明清戏曲由文学时代向演技时代转变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古代戏曲美学品格的形成。
- 李静
- 关键词:赏玩
- 广东地方曲艺之“红楼梦”作品初探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分析木鱼书、南音及粤曲等"红楼"曲艺作品的取材特点与表演特色,揭示广东地方曲艺的审美趣味。论文认为,广东木鱼书、南音和粤曲均以宝黛爱情悲剧为题材,前两者以叙事为主,注重宝黛爱情故事的相对完整,是第三人称为主的说唱艺术;后者以抒情为主,注重宝黛在悲剧中的情感体验,以"代言"的方式演绎角色。广东地方曲艺反映出民间接受小说文本时世俗化的审美趣味。
- 李静
- 关键词:叙事性代言世俗化
- 明清堂会演剧场所叙说被引量:3
- 2002年
- 俞毛本文认为明清时期堂会的演出场所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私人宅第,一类是公共场所。宅第厅堂氍上的演出最为常见。明清之际,戏台在堂会中的利用使堂会的演出环境具有了正式剧场的特征,成为城市演剧的一种重要形式。明清堂会演出场所的随意性特征体现着中国古代戏曲“随处作场”的演出特点。
- 李静
- 关键词:演出场所戏台中国古代戏曲明清之际
- 唐英戏剧创作成就探析被引量:5
- 2004年
- 唐英是雍、乾时期的戏剧家 ,在当时大多数文人沉浸于昆曲雅丽、繁复的审美趣味之时 ,他对昆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突破了以巩固政治统治为目的的教化剧 ,而在剧中强调真性情 ,一改逞显才情 ,娱乐遣兴的才子佳人模式 ,将笔触伸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描写大众的酸甜苦辣 ,谴责统治者的丑恶虚伪。这些改造创新为逐渐走向案头化而脱离舞台表演的昆曲注入了活力 ,这对今天探索古代戏曲的复兴和发展之路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 李静
- 关键词:丑恶才子佳人真性情古代戏曲笔触案头
- 明清堂会演剧的形式、女观众与狎旦被引量:1
- 2010年
- "堂会演剧"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戏曲演出形式,因长期以来与民间生活紧密结合,学界忽视了其演剧的本质。然而大量的演出史料表明,这一客观存在的且有着独特个性的戏曲演出现象,曾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明清时期戏曲的进程,从16世纪中叶直至19世纪末,声腔剧种的传播、剧本剧目的流传、表演技艺的精进、导演理论的成熟等,无不受到堂会演剧的影响与推动。本文即从表演形式的调整、观众构成的改变、审美趣味的养成等角度,从整体上观照和思考这一被忽视但却十分重要的戏曲史事实,并力图对其作出客观、理性的评述,一方面揭示其戏曲史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探讨这一重要的戏曲史事实被忽视和被遮蔽的原因。
- 李静
- 关键词:明清时期观众戏曲演出演出形式
- 耐人寻味的“戏”“影”融合——粤剧电影《传奇状元伦文叙》的探索与思考
- 2017年
- 戏曲电影是中国独有的最具民族风格的电影类型,从早期基于戏台的实录到后来仅仅保留戏曲唱腔的电影的出现,再到当代视听技术介入而出现的新制作,其生产一直接受着来自戏曲舞台与电影创作的检视,如何让戏曲与电影共生共赢成为戏曲电影制作的核心命题。
- 李静
- 关键词:耐人寻味电影类型戏曲电影电影制作戏曲唱腔视听技术
- 晚清王府的堂会演剧被引量:5
- 2005年
- 自明初朱元璋赐词曲予王公贵族开始,王府就一直延续着演剧的传统。至清代,尤其在晚清时期,王府的堂会演剧更加兴盛。王府堂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由王府戏班表演,可自娱可娱宾,最具王府演剧的代表性;一种由传差来的职业戏班演出,主要用于酬宾。王府堂会演剧为戏曲演出史增添了一段辉煌。
-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