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萌萌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淡色库蚊
  • 2篇杀虫
  • 2篇杀虫剂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2篇库蚊
  • 1篇单胎
  • 1篇孕妇
  • 1篇孕期
  • 1篇孕期增重
  • 1篇体质量
  • 1篇体质量指数
  • 1篇敏感性
  • 1篇产次
  • 1篇常用杀虫剂

机构

  • 3篇开封市疾病预...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安阳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王萌萌
  • 2篇高亚平
  • 1篇刘吉起
  • 1篇王晓娟
  • 1篇李海霞
  • 1篇王玲
  • 1篇赵奇
  • 1篇徐一鸣
  • 1篇张玉勤
  • 1篇高平
  • 1篇孙定勇
  • 1篇高丽君
  • 1篇李娜娜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16-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城区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抗药性的趋势分析
2023年
目的掌握河南省开封市淡色库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双硫磷和残杀威的抗药性水平和发展趋势,指导科学用药防治淡色库蚊。方法2016-2022年在开封市城区多处采集淡色库蚊卵块,实验室饲养,对3龄末至4龄初试虫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2016-2022年开封市城区淡色库蚊幼虫对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0.46、31.30、13.69、12.68、3.58、11.14和2.72,抗性发展趋势呈现中抗-低抗-中抗-敏感;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2.00、104.50、87.00、43.50、28.50、31.00和23.50,抗性发展趋势呈高抗-中抗;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7.90、14.59、5.67、7.38、2.87、2.77和5.49,抗性发展趋势呈现低抗-中抗-低抗-敏感-低抗;对双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20、3.40、3.20、3.00、1.20、1.60和1.80,抗性发展趋势呈低抗-敏感。2019-2022年对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25、1.89、2.36和2.87,抗性发展趋势呈低抗-敏感。结论2016-2022年开封市城区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抗性水平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建议科学合理应用化学杀虫剂,以延缓抗药性进展。
王萌萌姜童祥高亚平孙定勇
关键词:淡色库蚊杀虫剂敏感性抗药性
河南省开封及安阳市2012-2016年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监测河南省开封、安阳市淡色库蚊种群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和双硫磷等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为化学防治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方法于2012、2014和2016年的6-8月,在开封和安阳市区的苗圃肥水池、废弃积水池等蚊虫孳生场所采集淡色库蚊卵块,带回实验室饲养后取子1代4龄幼虫,采用国家标准敏感基线幼虫浸渍法进行抗性测定。结果 2012、2014和2016年淡色库蚊开封种群对氯菊酯的抗性从低抗发展为高抗,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0.147 5~0.523 8 mg/L,抗性倍数为5.76~20.46倍;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高抗,LC50为0.006 2~0.011 7 mg/L,抗性倍数为31.00~58.50倍;对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和双硫磷的抗性维持在敏感或低抗,LC50为0.001 6~0.513 4 mg/L,抗性倍数为0.22~7.90倍。淡色库蚊安阳种群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和双硫磷的抗性维持在敏感或低抗,LC50为0.000 8~0.915 5 mg/L,抗性倍数为0.50~8.00倍;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中抗或高抗,LC50为0.002 2~0.012 2 mg/L,抗性倍数为11.00~61.00倍。结论淡色库蚊开封及安阳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未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两地在今后的蚊虫防制中,应坚持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科学有效的使用化学杀虫剂。
赵奇高丽君张玉勤高亚平高平王萌萌周可会刘吉起
关键词:淡色库蚊抗药性
单胎孕妇孕前BMI及产次对孕期增重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单胎孕妇孕前BMI及产次对孕期增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1 25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孕前BMI、产次、孕周及分娩方式的孕妇孕期增重情况,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孕前BMI、产次与孕期增重的关系。结果 1 252名孕妇中,孕前消瘦者孕期增重适宜的比例高于孕前超重及肥胖者(P<0.01),孕期增重过多的比例低于孕前超重及肥胖者(P<0.01);孕前BMI正常者孕期增重过多的比例也低于孕前超重及肥胖者(P<0.01)。经产者孕期增重不足和增重适宜的比例均低于初产者(P<0.01),孕期增重过多的比例高于初产者(P<0.01)。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后,与初产妇相比,经产妇孕前消瘦风险降低(OR=0.393,95%CI:0.260~0.594),但孕前超重及肥胖的风险升高(OR=2.050,95%CI:1.368~3.072)。将产次分层后,孕前超重及肥胖的初产妇发生孕期增重过多的风险高于孕前BMI正常者(OR=5.378,95%CI:2.424~11.913)。将孕前BMI分层后,孕前BMI正常的经产妇孕期增重过多的风险高于初产妇(OR=1.771,95%CI:1.287~2.437);孕前超重及肥胖的经产妇孕期增重不足的风险低于初产妇(OR=0.216,95%CI:0.065~0.718)。结论初产妇和经产妇孕期增重过多比例均较高;孕前BMI和产次是孕期增重的独立影响因素;相比孕前BMI正常者,孕前超重和肥胖的初产妇孕期增重过多的风险更大;经产会增加孕期增重过多的风险,同时降低孕期增重过少的风险。
李娜娜徐一鸣王萌萌王晓娟李海霞王玲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产次孕期增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