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2篇股骨
  • 1篇延续护理
  • 1篇置换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早期
  • 1篇专科
  • 1篇转子间
  • 1篇转子间骨折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置换患...
  • 1篇髋关节置换术
  • 1篇细胞生成素
  • 1篇康复
  • 1篇康复指导
  • 1篇老年
  • 1篇老年股骨
  • 1篇老年股骨粗隆
  • 1篇老年股骨粗隆...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安帅
  • 3篇贺红梅
  • 2篇刘利民
  • 1篇穆红
  • 1篇沈惠良
  • 1篇李俊
  • 1篇张新玉
  • 1篇王丽丽

传媒

  • 2篇北京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老年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EPO组(40例)入院后立即开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采用皮下给药。对照组(40例)不给予EPO处理,其他同EPO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1 d、3 d、5 d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以及术后血压、血小板和输血情况。结果本研究中,EPO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ASA分级、骨折类型、伤前活动度、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合并基础疾病数量、血压和血小板情况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1 d和术后5 d的血红蛋白,术前和术后红细胞压积,术后的血压和血小板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术后1 d和术后3 d的血红蛋白,总失血量,平均输血量和输血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以早期动员红细胞,改善患者术后贫血程度,降低输血量,未发现明显有关的不良反应。
安帅刘利民贺红梅沈惠良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促红细胞生成素安全性
基于回授法的专科视频教育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延续护理的应用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回授法的视频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髋关节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随访护理,干预组开展基于回授法的专科视频教育。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回授法的专科视频教育能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穆红安帅李俊王丽丽贺红梅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强化功能锻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6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家庭康复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我科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后强化功能锻炼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术后早期行渐进性强化康复训练指导,包括住院期间医生指导下的渐进性强化康复训练,培训家属或患者护理人员出院后继续指导康复训练,发放康复指导手册。对照组出院后仅行常规自我康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2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早期强化渐进性家庭康复锻炼能够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贺红梅安帅张新玉刘利民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