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咏嫦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软骨
  • 4篇软骨细胞
  • 4篇骨细胞
  • 3篇关节
  • 3篇干细胞
  • 2篇生物力学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 2篇生物相容性材...
  • 2篇水凝胶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共培养
  • 2篇共培养体系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分化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单髁
  • 1篇蛋白

机构

  • 10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姚咏嫦
  • 8篇陈艺
  • 7篇张姝江
  • 6篇白波
  • 3篇施雪涛
  • 3篇钱东阳
  • 2篇王瑛
  • 1篇谭帼馨
  • 1篇卢伟杰
  • 1篇李益丰
  • 1篇黄宇阳
  • 1篇王英

传媒

  • 8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术后步态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单髁膝关节表面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者及正常膝关节在斜坡行走时的三维步态运动学差异,为指导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3例(24膝),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KA组12例(12膝)和TKA组11例(12膝)。纳入标准: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完整,非术侧下肢无严重疾病。排除标准:慢性肺部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8。健康对照组12例(12膝),男女各6例,平均(25±3)岁。UKA组男性4例,女性8例,平均(65±8)岁;TKA组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64±8)岁。术后疗效主观评分采用牛津膝关节评分系统(OKS)。利用红外光导航膝关节三维动态评估系统(Opti_knee)采集参试者在倾斜度为7°的斜坡上下坡行走时胫骨相对于股骨活动的6个自由度数据,比较三组术后步态参数的变化差异。OKS评分结果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年龄、BMI、术后6个自由度最大值及活动范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 UKA组平均OKS评分比TKA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外翻、外旋、屈曲角度最大值及内外翻、屈伸角度活动范围比健康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外翻、外旋、屈曲角度最大值及内外翻、内外旋、屈伸角度活动范围比健康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外翻角最大值和内外翻角度活动范围比TKA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上位移、内位移最大值及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比健康对照组小,但前位移、后位移最大值及前后位移活动范围比健康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前位移、后位移最大值及前后位移活动范围比TKA小,上位移最大值及上下位移活
翟永喜叶劲陈艺白波卢伟杰姚咏嫦
关键词:步态生物力学
人骨形态蛋白-2可调控系统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构建携带四环素真核诱导表达系统(Tet-on)调控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 BMP-2)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为骨缺损修复提供可控的成骨活性细胞。方法设计目的基因h BMP-2引物,将扩增纯化的目的基因h BMP-2定向克隆至携带Tet-on的慢病毒GV347载体上并测序鉴定产物。h BMP-2-GV347质粒、空载的GV347质粒分别与辅助质粒共感染293T细胞以收获慢病毒浓缩液。用h BMP-2-GV347慢病毒转染大鼠BMSCs,得到h BMP-2阳性表达细胞,探索转染最佳感染复数(MOI)。用CCK8法比较BMSCs转染前后的增殖活性;强力霉素(DOX)诱导打开Tet-on,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转染后各组BMSCs中BMP-2蛋白及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PCR后得到目的基因h BMP-2,定向克隆至携带Tet-on系统调控的GV347质粒上,经酶切后电泳、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携带可调控系统的h BMP-2-GV347质粒。h BMP-2-GV347质粒与空载GV347质粒分别感染293T细胞后获得h BMP-2-GV347慢病毒浓缩液。在DOX诱导下,h BMP-2-GV347慢病毒载体在293T细胞内表达BMP-2蛋白。h BMP-2-GV347慢病毒载体转染最佳MOI值为9,且转染后的BMSC细胞增殖能力较普通BMSC强,并在DOX浓度为10μg/ml诱导下稳定表达BMP-2蛋白和RNA。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携带Tet-on系统调控h BMP-2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BMSCs后在DOX调控下可持续高效表达BMP-2蛋白。
白波黄弘轩黄芳立张姝江杜秀藩钱东阳陈艺姚咏嫦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慢病毒属多西环素
富血小板血浆在骨关节外科研究及应用的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PRP在成骨效应,软骨以及血管再生等方面显示出不同效果的生物效应,使其在骨关节外科领域有着理想的应用前景。但是伤口愈合、骨性关节炎以及韧带跟腱修复等方面在临床应用上缺乏标准的治疗指南且试验样本量不够大,导致治疗效果不一致。因此,本文查阅近年来有关PRP在骨关节外科研究及应用的国外文献并进行分析,目的为PRP将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制定临床应用标准准则提供参考。
黄宇阳姚咏嫦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关节骨关节炎伤口愈合
视黄醇酸受体拮抗剂LE135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2019年
用成体干细胞修复软骨损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可以诱导成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可以通过活化成软骨标志物诱导BM-MSCs成软骨,但分化软骨细胞容易肥大且生长因子可能引发免疫反应。
张姝江黄弘轩姚咏嫦陈艺白波王瑛施雪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受体拮抗剂诱导大鼠成软骨细胞
共培养体系在关节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软骨组织工程是未来修复关节软骨的重要策略,但面临着软骨细胞数量不足,体外培养去分化以及分化方向难以控制等瓶颈。共培养体系的提出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共培养体系可以阻止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的去分化现象,并促使已发生去分化的软骨细胞实现再分化,同时促进体系中干细胞的软骨分化以及抑制其肥大化进程。本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应用在软骨组织工程的共培养研究进行概述,总结共培养体系对于软骨组织工程软骨形成的作用,同时探讨其积极作用的机制。
邹健宇刘日许郑仕聪姚咏嫦
关键词:共同培养技术软骨细胞
生物力学在关节软骨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8年
活动关节软骨是无血管的透明软骨,损伤后修复困难。传统的修复方式以手术为主,但修复的软骨组织常常无法满足透明软骨的结构条件。软骨组织工程是修复关节软骨的又一途径,在过去几十年,研究者们除了关注"细胞、支架、生长因子"3要素,也开始关注力学条件对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作用。活动关节有复杂的力学性能,关节软骨、软骨基质和其中的细胞都受到不同强度、频率和不同方向的力学刺激,从而影响其功能和结构。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过程中,添加了力学刺激对软骨细胞的功能、间充质细胞的分化都有重要作用。何种力学条件最有利于构建具有类似天然透明软骨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工程软骨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
张姝江王瑛陈艺姚咏嫦白波
关键词:透明软骨
万古霉素壳聚糖微球-大孔磷酸钙骨水泥支架的体外释放实验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具有缓释药物效能的大孔磷酸钙骨水泥(CPC)支架,并检测其药物缓释能力和对材料力学的变化。方法以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万古霉素壳聚糖(CS)载药微球并测定药物包封率;CPC与不同质量载药微球(2 mg、6 mg、10 mg)混合制备CS-大孔CPC支架,测定载药微球-CPC的药物缓释曲线,并选择初始与8、72、168、216 h共5个时间点比较药物释放浓度。万能试验机检测载药CS-CPC支架的弹性模量变化。药物释放浓度比较和弹性模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CS微球对万古霉素包封率约为30.6%;加入不同量的CS微球对弹性模量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mg、6 mg、10 mg的CS微球与大孔CPC复合后,均能缓慢稳定释放药物。初始、8 h、72 h、168 h时间点比较药物释放浓度,三组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91,7171.27,1161569,60.5;P<0.05),其中6 mg组与2 mg和10 mg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216 h时,各组药物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CS微球复合大孔CPC支架具有较为理想的药物缓释效果,并对支架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骨缺损伴感染的载药材料。
张姝江李益丰陈艺白波姚咏嫦钱东阳施雪涛王英
关键词:磷酸钙药物缓释系统壳聚糖微球
用于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改性水凝胶初步筛选
2017年
目的:本研究对水凝胶材料加入不同复合成分进行改性后,通过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增殖情况,筛选适宜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复合材料。方法:PEGD水凝胶中分别以8:2和6:4两种比例复合NVP或HEMA;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接种到改性后的复合材料表面共培养。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细胞在复合材料表面的生长状况。根据SEM观察结果,选择适宜的复合材料成分及比例,分别以等离子处理、丙烯酰胺接枝、真空干燥法和冻干法处理材料表面,再次接种MSCs,并以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适宜材料在接种细胞前后的抗压强度也进行了评价。结果:根据SEM结果,(8:2)的PEGDA/HEMA和PEGDA/NVP表面完全无细胞生长;而在6:4比例的PEGDA/HEMA和PEGDA/NVP材料表面MSCs都有生长,其中以PEGDA/HEMA细胞增殖更明显。选择(6:4)PEGDA/HEMA复合材料分别进行三种方式表面处理,MSCs接种后在各种表面处理方式的材料都有生长,但以等离子处理后的材料表面细胞生长最旺盛,形态最好。细胞在(6:4)PEGDA/HEMA表面复合培养前后,材料的抗压强度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别(P>0.05)。结论:PEGDA/HEMA(6:4)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尤其经等离子处理表面后细胞生长更优,可以作为组织工程软骨的支架材料。
张姝江陈艺姚咏嫦谭帼馨施雪涛
关键词:软骨生物相容性材料干细胞
微孔水凝胶的构建及其原代猪软骨细胞培养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微孔水凝胶并用于体外培养原代软骨细胞。方法利用双乳液法制备明胶微球,然后用罗丹明染色液标记后包埋在水凝胶,观察明胶微球降解情况,再用此方法获得的微球制备微孔海藻酸钠水凝胶培养原代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活/死细胞检测结果,并使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力值。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明胶微球在37℃的培养环境下能够自然降解,水凝胶内部产生微孔。活/死细胞染色结果观察到原代软骨细胞能够在材料中均匀地分布和生长,在微孔边缘生长的软骨细胞甚至能够突破边缘,将空腔位置占据生长。细胞活力检测数据提示微孔水凝胶组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通过明胶降解的特性构建出的新型微孔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在水凝胶内部形成微孔,可有效地产生边缘效应,有利于体外培养原代软骨细胞。
黄宇阳白波姚咏嫦姚咏嫦陈艺钱东阳
关键词:水凝胶明胶生物相容性材料软骨细胞
三维共培养体系促进去分化的软骨细胞再分化的实验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水凝胶三维共培养体系对去分化的软骨细胞再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第1代(P1)软骨细胞及第4代(P4)软骨细胞分别与ATDC5按3∶1的比例在海藻酸钠水凝胶内进行三维共培养,即AP1组及AP4组。另建立单纯P1、P4及ATDC5的三维培养体系,即P1、P4及ATDC组,全部以软骨诱导液为培养基,提供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TGF-β3)。培养28 d后,通过Q-PCR检测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基因的表达情况,组织学染色观察等手段,比较各组的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以Bonferroni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P4组中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且与P1、P4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型胶原:F=38.41,P<0.01;蛋白聚糖:F=5,P<0.01),且在组织学染色上也能观察到相关蛋白产物明显沉积。结论三维共培养体系能让去分化的软骨细胞重新出现其特有的表型,其机制涉及细胞因子及细胞直接接触等方面。
张廷帅邹健宇陈汉政刘日许郑仕聪陈艺张姝江张姝江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3软骨细胞去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