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洁
- 作品数:26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多功能的重症医学用防感染隔离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重症医学用防感染隔离器,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底块和侧板,所述底块连接在底板上侧,两个所述侧板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板两端;床体组件,所述床体组件通过滑动组件设置在底块上,所述床体组件包...
- 林洁
- 文献传递
- 降钙素原测定在腹腔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比较降钙素原对于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腹腔感染性患者以及10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作为研究对象,在24 h内对患者进行PCT、内毒素检测,抽取动脉血测定乳酸,腹腔细菌感染者为第一组,肺部感染患者为第二组,同时按照24 h内最差临床指标来计算APACHEⅡ评分,对比、分析相同分组下不同预后患者之间PCT、内毒素、血清乳酸、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差异性;对比、分析不同分组下相同预后患者之间PCT、内毒素、血清乳酸、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存活组中第一组死亡了15例,存活了85例;第二组死亡了12例,存活了88例,在不同预后患者入院第1天PCT水平、血清乳酸、APACHEⅡ评分、内毒素比较中,死亡组PCT水平、血清乳酸、APACHEⅡ评分、内毒素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而死亡组中,第一组的PCT明显高于第二组(P<0.05),血清乳酸、APACHEⅡ评分、内毒素高于第二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肺部感染而言,PCT对判断腹腔细菌感染具有更大的价值,能够准确如实地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程度进行反映,其结果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林洁曾繁林刘欣朱宏泉
- 关键词:降钙素原腹腔感染内毒素血清乳酸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9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A组(36例)与B组(33例)。A组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B组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h、用药后2h的生命体征以及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d、用药后3d的疼痛与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h、用药后2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h,两组患者的MAP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h,两组患者的MAP低于用药前、用药后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h,两组患者的HR慢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h,两组患者的HR慢于用药前、用药后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h,两组患者的SpO2、体温均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h,两组患者的SpO2、体温均高于用药前、用药后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量表(NRS)、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3d,A组患者的NRS、S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d,两组患者的NRS、SAS评分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d,两组患者的NRS、SAS评分低于用药前、用药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增强镇静、镇痛效果,在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上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效果相当。
- 林洁曾繁林朱宏泉
-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重型颅脑损伤镇痛
-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可移动重症急救呼吸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可移动重症急救呼吸机,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处连接有一个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一个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一块盖板,所述连接箱的下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块固定块,...
- 林洁
- 文献传递
- 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对创伤失血性休克预后的判断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对创伤失血性休克(THS)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9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T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分为存活组(36例)与死亡组(24例)。比较两组的Pcv-aCO_(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中心静脉压(CVP)、碱剩余(BE)、血乳酸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评价Pcv-aCO_(2)检测、ScvO_(2)检测、Pcv-aCO_(2)联合ScvO_(2)检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复苏后6 h,存活组患者的Pcv-aCO_(2)、血乳酸水平低于死亡组,ScvO_(2)和BE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V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复苏后6 h的Pcv-aCO_(2)和血乳酸水平低于复苏前,ScvO_(2)和BE水平高于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复苏前后的CV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v-aCO_(2)联合ScvO_(2)检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最高(Pcv-aCO_(2)联合ScvO_(2)检测vs.Pcv-aCO_(2)检测:Z=2.291,P<0.05;Pcv-aCO_(2)联合ScvO_(2)检测vs.ScvO_(2)检测:Z=2.144,P<0.0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和82.69%,优于Pcv-aCO_(2)检测和ScvO_(2)检测。结论早期联合检测Pcv-aCO_(2)和ScvO_(2)能够较准确判断THS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 林洁曾繁林刘欣朱宏泉朱秋平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预后
- 机械通气肺损伤患者微小RNA-93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93(miR-93)在机械通气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治疗的机械通气肺损伤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机械通气无肺损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miR-9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miR-93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IL-1β和IL-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肺损伤患者血清miR-93相对表达量低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IL-1β和IL-8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93与Murray肺损伤评分呈负相关(r=-0.445,P<0.05)。血清miR-93与TNF-α、IL-1β、IL-8呈负相关(r=-0.394、-0.405、-4.111,P<0.05)。miR-93相对表达量诊断肺损伤的AUC为0.815,截断值为2.50,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00%和58.00%;miR-93相对表达量诊断重度肺损伤的AUC为0.823,截断值为1.72,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0%和84.40%。结论机械通气肺损伤患者血清miR-93表达下调,与患者肺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在诊断肺损伤及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 刘欣林洁岳霖琳赖纪英李祚涛
- 关键词:机械通气肺损伤
-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创通气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有创通气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联合治疗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酸碱度(pH)]。结果经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有创通气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 P=0.038<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O_2、PaCO_2、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_2、PaCO_2、pH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的PaO_2、PaCO_2、pH均明显优于有创通气组,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有创通气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有创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有创通气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 P=0.038<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林洁朱宏泉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临床疗效
- 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和开腹治疗组,各41例。给予腹腔镜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给予开腹治疗组患者开腹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和术后复发率等。结果腹腔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意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开腹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曾繁林林洁谢雨林何晓王小农陈斌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肝切除术
- 心电机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心电机。;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测量心脏的各项数据。;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心电机。;2.本外...
- 林洁
- 血必净对腹腔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 分析血必净对腹腔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腹腔感染性休克患者共7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前后血清学炎症因子指标PCT、hs-CRP、白细胞计数、IL-2、IL-6、TNF-α、IFN-γ、IL-4、IL-10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10.64±2.02)d,短于对照组的(12.13±3.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71%,死亡率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学炎症因子指标PCT、hs-CRP、白细胞计数、IL-2、IL-6、TNF-α、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抗休克治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治疗联合血必净对于腹腔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确切。
- 林洁曾繁林杨慧娟朱宏泉欧阳松茂
- 关键词:血必净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