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倩

作品数:10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民国
  • 2篇乡村
  • 2篇民国时期
  • 2篇角色
  • 2篇法律
  • 1篇地表
  • 1篇性别关系
  • 1篇伊斯兰
  • 1篇伊斯兰教
  • 1篇永佃制
  • 1篇在场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衰落
  • 1篇女权
  • 1篇女性
  • 1篇清末
  • 1篇清真寺
  • 1篇清真寺建筑
  • 1篇自我

机构

  • 10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李倩
  • 2篇王改艳

传媒

  • 1篇中国宗教
  • 1篇出版广角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 1篇广西职业技术...
  • 1篇史志学刊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末商业期刊《瀛寰琐纪》的价值研究
2019年
《瀛寰琐纪》是清末第一部商业期刊,其栏目设定和内容选材突破传统,富有新意,反映了当时社会从封闭到新文化、新思想涌动的变化。《瀛寰琐纪》的创新为后来的商业期刊如《小说林》《绣像小说》《点石斋画报》等的创刊发行提供了宝贵经验。《瀛寰琐纪》容纳新文学的理念促进了清末文风的嬗变,揭开了我国近代文学变革的序幕,在我国出版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李倩
明清—民国永佃制下地权关系的演变——以苏、皖、浙、闽等省为中心的分析
2012年
永佃制实现了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从明清到民国前中期,苏、皖、浙、闽等地区永佃制经历了从兴盛到逐渐衰微的转轨。现今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处于变革期。以期对永佃制的分析为未来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寻找突破口。
李倩王改艳
关键词:永佃制衰落
从族长权威探析民国时期乡村宗族社会转型
2015年
民国时期,江浙地区乡村宗族的立嗣继承发生了变化——由排斥异姓子到准许其入谱;在国家律法方面,《民国民律草案》允许异姓子立嗣,民国民法典废除宗祧制,这些变化在族谱凡例中可以反映出来。这些变化显示出国家视野下乡村宗族社会逐渐由自然血缘聚居地向近代行政组织转变。
李倩
关键词:凡例国家法律角色
近代华北与华东①乡村共同体研究综述
2012年
乡村共同体是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80多年的时间里,国家--乡村、村落--宗族这两重关系成为近代华北、华东乡村能否称为共同体的关键点。海外以及国内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和解读。通过一系列的学术回顾,可发现华东地区仍有继续挖掘的空间。
李倩王改艳
实地调查与近代中国乡村研究
2016年
历史学的实地调查是一种涉及人类学田野调查和社会学现代调查的研究方法。在近代中国乡村研究中,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近代时期进行的一系列乡村调查;同时研究者在使用文献资料的同时,亲自进行实地调查大有裨益。不仅可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也可在相似的时空中感受特定区域的历史脉搏,更在开放的视野中重新发现自我、历史和社会。
李倩
关键词:乡村社会
民国时期江南地区乡村血缘共同体的更新——以江苏省无锡市村前村为例
2014年
在近代,江南地区部分乡村的血缘共同体发生转型。以胡姓为主的无锡市惠山区村前村的血缘更新表现如下:族田衰落,新学借助宗族资产兴起以及宗族人员流出。江南乡村血缘关系的减弱是近代国家建立的重要一环。
李倩
关键词:教育
明代清真寺建筑的中国化特色 以南京净觉寺为例
2019年
一明代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清真寺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清真寺建筑在“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冯今源:《中国清真寺建筑风格赏析》)作为明朝前期的都城,南京(应天府)的清真寺极具代表性,敕赐修建的净觉寺就是其中之一。据元张铉撰《至正金陵新志》记载,净觉寺的历史可追溯至元代。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和洪武二十五年(1392),净觉寺在原址上敕建和扩建,现存永乐三年(1405)立石的碑文对此有明确记载。后失火被毁。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诏令重建,费用“可于南京内宫监或工部支取应用”。嘉靖年间(1522-1566),明世宗敕赐“净觉寺”匾额,并建有一座牌楼,由此可知净觉寺在当时的地位之高。
李倩
关键词:建筑发展清真寺明代伊斯兰教建筑类型
“地表之下”女性生命周期完整进程浅议——以江西中共苏区乡村女性角色转变为例
2015年
从1928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至1934年10月红军撤离,江西中央苏区的乡村女性经历了角色的嬗变,从裹脚到放足、婚姻包办到自主、人生的主要目的由结婚生子到寻求自我。这些都显示着原本作为沉于"地表之下"的乡村女性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同时这种近代化又有其局限的一面。
李倩
关键词:乡村女性自我意识
细君公主和亲乌孙对汉文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汉武帝时细君出嫁乌孙对汉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悲愁歌》在诗坛不容忽视的地位,琵琶的出现,良马的引进等。从历史背景与影响来说细君并不比昭君逊色,同样值得后世的尊敬与铭记。
李倩
关键词:和亲
法律近代化过程中乡村宗族女性转变刍议——江、浙、沪、皖等地区以性别关系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2015年
在法律近代化过程中,原处于父权与夫权交替包围下的宗族女性逐渐获得了法律意义上的自我权利,取得了婚姻自主、财产继承等权利。在江苏无锡村前村,乡村宗族胡氏一族的女性或求学、或革命。在性别关系角度上而言,法律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李倩
关键词:法律近代化宗族父权夫权女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