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登攀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樱桃
  • 2篇种子
  • 2篇病原
  • 2篇病原检测
  • 1篇带毒率
  • 1篇毒病
  • 1篇毒率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指标
  • 1篇脱毒
  • 1篇侵染
  • 1篇热处理脱毒
  • 1篇种子处理
  • 1篇种子带
  • 1篇种子带毒
  • 1篇籽用
  • 1篇籽用西葫芦
  • 1篇西葫芦
  • 1篇李属

机构

  • 3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周登攀
  • 3篇向本春
  • 2篇郝小军
  • 1篇刘艳萍
  • 1篇张丽
  • 1篇都业娟
  • 1篇李利民
  • 1篇周小明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疆石河子地区设施樱桃病毒病害调查及病原检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设施樱桃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明确病毒种类及带毒率。【方法】对新疆石河子设施樱桃病毒病害进行调查,利用已报道在樱桃上发生的8种病毒特异性引物,对122个设施樱桃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RT-PCR检测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石河子地区设施樱桃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表现有花叶、卷叶、褪绿黄化、畸形、皱缩等。在样品中扩增出与樱桃病毒A(Cherry virus A,CVA)、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 spot virus,PNRSV)、李矮缩病毒(Prune dwarf virus,PDV)和樱桃绿环斑驳病毒(Cherry green ring mottle virus,CGRMV)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4种病毒扩增片段与Gen Bank中注册的相应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分离物CVA-SHZ、PNRSV-SHZ、PDV-SHZ和CGRMV-SHZ与Gen Bank中已报道的分离物Ch TA12(KT310083.1)、DJ1-1(JF333586.1)、HSY4-1(HQ539657.1)、ZZ-Ch-13(KC965106.1)对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5%、99.5%、99.0%和99.4%。CVA、PNRSV、PDV和CGRMV的检出率分别为67.3%、61.1%、6.5%、4.9%,受两种及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56.5%。【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设施樱桃病毒病原以CVA和PNRSV为主,且两种病毒复合侵染较为普遍。这是在新疆设施樱桃上检测到CVA、PNRSV、PDV、CGRMV4种病毒。
周登攀郝小军向本春
关键词:病毒分子检测复合侵染
樱桃病毒PNRSV、CGRMV、PD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多重RT-PCR方法,建立可同时检测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 spot virus,简称PNRSV)、李矮缩病毒(Prune dwarf virus,简称PDV)、樱桃绿环斑驳病毒(Cherry green ring mottle virus,简称CGRMV)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PNRSV、PDV、CGRMV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多重RT-PCR的退火温度、循环数、灵敏度、特异性、dNTPs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建立能同时检测3种樱桃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扩增出PNRSV(675 bp)、CGRMV(363 bp)、PDV(304 bp)特异片段,扩增产物大小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表明,3种病毒的序列与相应参考序列相似性达90%以上。多重RT-PCR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在退火温度为58℃、35个循环条件下,效果均较为理想;dNTP的浓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最适的浓度为0.6 mmol/L;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最低检测浓度为59.7 ng/μL。应用该方法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的樱桃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灵敏地同时检测单一或复合侵染的3种樱桃病毒。
周登攀郝小军向本春
关键词: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多重RT-PCR病原检测
超干处理对胡杨种子抗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以珍稀濒危植物胡杨种子为材料,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再经不同相对湿度的溶液对种子进行回湿处理,确定最适含水量及最适回湿方法;对最适含水量种子进行50℃高温老化处理,经回湿后测定各种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含量,考察超干保存的效果,明确超干保存胡杨种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当胡杨种子含水量降至3.4%时,其发芽率开始显著下降,但经回湿处理后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可恢复至未经超干处理样品的水平。(2)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对含水量为3.4%的种子进行回湿处理,各回湿方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未回湿处理,并以先用饱和CaCl2回湿12h后再用饱和NH4Cl回湿12h的处理效果最佳。(3)在50℃高温老化处理过程中,超干处理(含水量为3.4%)和未超干处理的胡杨种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逐渐降低,而丙二醛的含量则逐渐升高,但超干处理种子的升降幅度明显较小。研究认为,胡杨种子超干处理的最适含水量为3.4%,超干处理种子较适宜的回湿方法是饱和CaCl2和饱和NH4Cl依次回湿处理各12h,超干处理可使胡杨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于老化过程中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膜系统伤害较轻,从而提高种子的抗老化能力,说明超干保存胡杨种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刘艳萍李利民周小明周登攀张丽
关键词:种子生理生化指标抗老化
多重PCR检测籽用西葫芦种子带毒及热处理脱毒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明确籽用西葫芦种子携带病毒的情况,以籽用西葫芦种子为材料,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种子带毒率。同时为了筛选出有效脱除病毒的方法,通过相对定量法分析了不同温度湿热和干热处理对种子携带病毒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从7个籽用西葫芦品种种子幼苗中均可检测到CMV、ZYMV及WMV,其检出率分别为67.1%、50.0%和72.3%,多个病毒的复合检出率为66%。不同品种种子幼苗的病毒检出率有明显差异,其中‘粒丰9号’种子幼苗的病毒检出率最低,为60%,而‘京丰9号’,‘瑞丰9号’,‘绿丰9号’及‘金葫360’的病毒检出率均为100%。8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籽用西葫芦种子幼苗的带毒率,其中干热60、70、75℃,湿热75℃处理同时脱除WMV、CMV和ZYMV的效果最好。
任琛荣周登攀都业娟向本春
关键词:籽用西葫芦种子带毒率种子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