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金勇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放疗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术后
  • 2篇器官
  • 2篇危及器官
  • 2篇腺癌
  • 2篇拉曼
  • 2篇拉曼光谱
  • 2篇拉曼光谱技术
  • 2篇剂量学
  • 2篇光谱
  • 2篇光谱技术
  • 2篇癌患者
  • 2篇保乳
  • 2篇保乳术

机构

  • 9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林金勇
  • 4篇张秀春
  • 4篇潘建基
  • 4篇胡彩容
  • 3篇柏朋刚
  • 3篇邱素芳
  • 3篇程燕铭
  • 3篇陈济鸿
  • 2篇黄朝斌
  • 2篇陈荣
  • 2篇李奇欣
  • 2篇郑崴
  • 2篇陆军
  • 2篇黄铃铃
  • 2篇郑明志
  • 2篇曹刚
  • 1篇陈文娟
  • 1篇陈超
  • 1篇费召东
  • 1篇阴晓娟

传媒

  • 2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TQA数据趋势与TomoTherapy输出稳定性的联系
2020年
目的:探讨TomoTherapy QualityAssurance(TQA)数据趋势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系统输出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HT系统近3年内TQA各个模块的参数和数据趋势,探讨其与HT系统的静态输出剂量和输出能量(D20/D10)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楔形阶梯静态模块的z轴偏移参数与HT的静态输出剂量的相关性最强(r=0.883,P<0.01)。基本剂量测定模块的出口检测器平整度值对能量变化最敏感(r=0.902),其次是楔形阶梯静态模块的能量差异(r=0.897)和楔形阶梯螺旋模块的能量差异(r=0.852),灵敏度分别为2.3×10^-4、3.1×10^-4和5.7×10^-4。结论:TQA有助于用户追踪HT输出剂量和能量变化,及早进行必要的机器维护或剂量校准。
陈济鸿张秀春柏朋刚陆军陈文娟陈开强李奇欣胡彩容林金勇
关键词:螺旋断层放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兆伏级CT图像的增强优化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针对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采集的兆伏级CT(MVCT)图像质量差,导致自适应放射治疗(DGART)时无法精确定位肿瘤靶区的问题,提出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MVCT图像作增强优化处理,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采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系统行放射治疗的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取所有患者的首日摆位MVCT图像,联合应用非局域均值滤波算法和反锐化掩模算法对其作去噪和锐化图像增强处理,比较未处理的MVCT图像、增强MVCT图像及CT模拟机定位时的千伏级CT(kVCT)图像的清晰度和器官轮廓识别度。结果与未处理的MVCT图像比较,增强MVCT图像的清晰度得到了较大提高,且图像中组织器官的视觉效果接近于定位kVCT图像。在增强MVCT图像上勾画的乳腺癌靶区与定位kVCT图像上勾画的靶区的形状相似性指数(DSC)高于0.93。结论利用非局域均值滤波算法和反锐化掩模算法对Tomo系统的MVCT图像进行增强优化是可行的,增强MVCT图像的质量可达到临床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标准。
林金勇
关键词: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图像增强
拉曼光谱技术在早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鼻咽癌患者早晚期组织的拉曼光谱差异,评估拉曼光谱技术在鼻咽癌早晚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常规拉曼光谱技术检测30例鼻咽癌早期(T1-2)患者与46例鼻咽癌晚期(T3-4)患者组织标本的拉曼光谱,利用主成分分析...
黄清廷邱素芳黄铃铃林金勇曹刚郑崴黄朝斌陈荣潘建基
调强放疗计划验证γ通过率的参考范围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关于调强放疗(IMRT&VMAT)计划验证γ通过率的参考范围,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以期建立合理的可实现的γ通过率参考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于医院行调强放疗的2487例患者的计划剂量验证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按照病种部位(因素A)、计划系统(因素B)和验证工具(因素C)对3%/3 mm、3%/2 mm和2%/2 mm评价标准下的γ通过率进行分类,并进行3×3×2析因分析,检验各因素对γ通过率的影响情况,同时参照AAPM TG-119报告提出的置信限(CL)的定义,探讨2%/2 mm、3%/2 mm和3%/3 mm评价标准对应病种部位、计划系统及验证工具下的调强放疗计划γ通过率的置信度区间。结果不同病种部位、计划系统和验证工具均是γ通过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它们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病种部位与计划系统、病种部位与验证工具、计划系统与验证工具对γ通过率的影响均有交互作用(P<0.01)。对于头颈部、胸部和腹部肿瘤,在不考虑计划系统和验证工具的情况下,其3%/3 mm、3%/2 mm、2%/2 mm的γ通过率的平均CL分别为(5.7、9.4、16.2)、(5.1、9.6、19.3)、(5.5、9.9、20.4);对于Pinnacle、Oncentra和Monaco计划系统,在不考虑病种部位和验证工具的情况下,其3%/3 mm、3%/2 mm、2%/2 mm的γ通过率的平均CL分别为(7.2、12.1、23.0)、(4.6、9.4、18.4)、(4.4、7.4、14.5);对于ArcCheck和MapCheck验证工具,在不考虑病种部位和计划系统的情况下,其3%/3 mm、3%/2 mm、2%/2 mm的γ通过率的平均CL分别为(5.0、9.6、18.9)、(5.8、9.6、18.3)。结论病种部位、计划系统及验证工具对调强放疗计划验证的γ通过率既是独立影响的主效应因素,又存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即不同病种部位、计划系统和验证工具的调强放疗计划验证的γ通过率不同,CL值也不同。
程燕铭丘贺金游鸿强郑明志蔡勇君林金勇胡彩容
关键词:调强放疗置信限
TomoDirect和TomoHelical技术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比较4野和6野断层定野照射(TomoDirect)及断层螺旋照射(TomoHelical)技术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放疗计划应用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作为回顾性研究,本文选取16例已行调强(IMRT)治疗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在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4野和6野的TomoDirect及TomoHelical3种技术的模拟计划,比较3种技术设计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及治疗参数。结果3种技术设计的乳腺癌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其中,4野TomoDirect技术对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尤其是脊髓、健侧乳腺最大剂量Dmax,肺的V5,心脏Dmean(F=595.60、129.24、60.44、65.37,P〈0.05)的保护优于TomoHelical技术,但在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方面,以TomoHelical技术较优(F=2.78、60.93,P〈0.05)。6野TomoDirect技术,在保证较TomoHelical技术低的危及器官限量的条件下,提高了4野TomoDirect技术的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此外,TomoDirect技术的机器跳数均优于TomoHelical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患者治疗时间(F=24.89、3.75,P〈0.05)。结论对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6野TomoDirect技术设计的计划具有一定优势,与TomoHelical技术相比,6野TomoDirect大大降低了危及器官受量;与4野TomoDirect技术相比,6野TomoDirect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较优,更适宜于早期乳腺癌患者。
林金勇胡彩容张秀春陆军柏朋刚郑明志陈济鸿程燕铭吴君心潘建基
关键词: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剂量学
自动勾画软件ABAS在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估ABAS自动勾画软件勾画的危及器官准确度和效率,以此来评估它在鼻咽癌患者自适应放疗中的适用程度。方法:随机抽取15例在我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CT1为患者的计划CT,CT2为三分之二疗程重新扫描的CT图像,CT3为患者放疗结束后扫描的CT图像。在ABAS软件中CT1图像设为模板,在CT2和CT3上自动勾画出所需的危及器官,并将自动勾画结果和手工勾画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形状相似性指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和自动勾画时间评价软件自动勾画的精准性和效率性。结果:ABAS软件自动勾画的体积较大的危及器官的DSC指数均大于0.9,在CT1和CT2组中DSC指数的最高为脊髓(0.96±0.01),最低为晶体(0.43±0.19),在CT1和CT3组中DSC指数最高为下颌骨(0.93±0.45),最低为晶体(0.49±0.17)。同时用ABAS自动勾画危及器官所需平均时间为十分钟左右。结论:在鼻咽癌自适应放疗过程中,自动勾画软件勾画的危器官可以达到很好的准确度同时又明显的节省时间。这样就可以快速评价危及器官受量,使得鼻咽癌自适应放疗成为可能。
游鸿强戴艺涛柏朋刚林金勇陈济鸿李奇欣费召东张秀春陈传本
关键词:鼻咽癌危及器官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鼻咽癌组织诊断中的应用
李超邱素芳林金勇许元基邹长棪陈超潘建基
ABAS自动勾画软件应用于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测试与评估ABAS自动勾画软件用于头颈部肿瘤危及器官(OAR)自动勾画的剂量学精度。[方法]选取40例已行调强放疗(IMRT)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ABAS软件的测试对象,将其放疗计划导入至单模板即一对一和多模板即十对一的两种方式下自动勾画OAR的CT图像上,与手工勾画OAR的原始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结果]单模板和多模板自动勾画方式下得到的OAR剂量分布均能达到临床对OAR剂量限制要求。其中,单模板自动勾画与手工勾画下OAR剂量分布的统计学差异集中在左/右腮腺V30、脊髓Dmax、左/右颞叶Dmean、左/右视神经Dmax和视交叉Dmax(t=-3.491、-3.213、-4.673、-6.530、-6.544、2.115、3.175、2.121;P=0.001、0.003、〈0.001、〈0.001、〈0.001、0.041、0.003、0.040);多模板自动勾画与手工勾画下OAR剂量分布的统计学差异表现在脊髓Dmax、右视神经Dmax、左/右颞叶Dmean(t=-6.387、2.363、-6.058、-6.158;P〈0.001、0.023、〈0.001、〈0.001)。[结论 ]基于图谱库的ABAS自动勾画软件,对于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所关注的大部分OAR能够得到满意的剂量分布,其中以多模板的OAR剂量分布与手工勾画OAR的原始计划最为接近,在缩短临床医师器官勾画时间的基础上,保证了自动勾画的剂量学精度。
林金勇阴晓娟胡彩容程燕铭游鸿强张秀春林少俊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危及器官剂量学
拉曼光谱技术在早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早晚期组织的拉曼光谱差异,评估拉曼光谱技术在鼻咽癌早晚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常规拉曼光谱技术检测30例鼻咽癌早期(T)患者与46例鼻咽癌晚期(T)患者组织标本的拉曼光谱,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
黄清廷邱素芳黄铃铃林金勇曹刚郑崴黄朝斌陈荣潘建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