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治星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筛查技术
  • 2篇肠癌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1篇断流
  • 1篇断流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肿瘤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脾蒂
  • 1篇脾蒂离断
  • 1篇脾切除
  • 1篇脾切除加断流...
  • 1篇脾切除术
  • 1篇脾切除术后
  • 1篇脾脏
  • 1篇脾脏体积

机构

  • 4篇延安大学

作者

  • 4篇张金强
  • 4篇张治星
  • 2篇孟存英
  • 2篇马莹
  • 2篇史盛梅
  • 2篇袁东红
  • 2篇刘琰
  • 2篇张升涛
  • 1篇白铁成
  • 1篇高峰
  • 1篇吴东东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脾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动态
2016年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在门静脉系统,包括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下静脉的血栓,栓塞累及不同部位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PVT是一种严重的血管阻塞性疾病,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EDS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栓的形成不仅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而且会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损害, 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达不到预期效果. 门静脉血栓如未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可以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起初PVT的形成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认为它是一种EDS术后非常少见的并发症,但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CT 以及MRI 等一系列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发现PVT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起初的判断.作者检索了大量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现对影响EDS术后PVT形成的相关因素做如下综述.
张金强高峰张治星吴东东张升涛安太
关键词:脾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断流术脾脏体积二级脾蒂离断法脾蒂
大肠癌筛查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一种多基因参与、发病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的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和预期生存率低,是影响人类健康及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大肠癌新发及死亡病例分别居恶性肿瘤第3位、第4位[1]。尽管粪隐血试验(FOBT)、结肠镜等传统筛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但因FOBT的漏诊率较高,结肠镜为有创性检查,且穿孔等并发症多,使无创粪便脱落细胞技术得以推广,其脱落细胞提取程序复杂繁琐,结果受多因素影响。
安太马莹刘琰袁东红史盛梅孟存英张治星张金强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结肠镜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被引量:5
2017年
胃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2位,我国每年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胃癌的40%[1]。胃癌起病隐匿,且未对其进行普查及早癌筛查,故早期胃癌诊断率小于10%。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95.2万,中国占42.6%[2]。最新资料显示约70%以上的新发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国家新发病例约占世界的50%。我国临床胃癌发现并确诊时多为晚期,因此,外科面对的主要任务是进展期胃癌的治疗。
张治星张金强张升涛安太卢荣增白铁成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消化道重建
大肠癌癌前疾病及癌分子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大肠癌又名结直肠癌(CRC)是国内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发病隐匿,因而就诊者多已处中晚期,且发病率持续攀升,病死率高;癌症形成经历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由腺瘤向癌的演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CRC癌前疾病及CRC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对CRC癌前疾病及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日新月异,尤其CRC的基因、转录、蛋白质、代谢四大组学观点的提出。现就CRC癌前疾病及CRC分子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安太袁东红刘琰马莹史盛梅张治星张金强孟存英
关键词:大肠癌癌前疾病筛查技术分子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