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凤敏

作品数:22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耐药
  • 8篇分枝杆菌
  • 8篇杆菌
  • 7篇敏感性
  • 6篇多药
  • 6篇微生物敏感性...
  • 6篇结核
  • 5篇突变
  • 4篇药物
  • 4篇临床分离株
  • 4篇结核分枝杆菌
  • 4篇分离株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类
  • 3篇点突变
  • 3篇多药耐药
  • 3篇多药耐药相关...
  • 3篇多药耐药相关...
  • 3篇相关蛋白

机构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潍坊市第二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22篇霍凤敏
  • 11篇黄海荣
  • 6篇董玲玲
  • 5篇姜广路
  • 5篇李云絮
  • 4篇孙照刚
  • 4篇王桂荣
  • 4篇廖莎
  • 3篇于霞
  • 3篇赵立平
  • 3篇尚媛媛
  • 3篇梁倩
  • 3篇荆玮
  • 3篇魏国梅
  • 3篇宗兆婧
  • 2篇陈效友
  • 2篇许绍发
  • 2篇逢宇
  • 2篇杨新婷
  • 2篇唐神结

传媒

  • 6篇结核病与胸部...
  • 5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结核病与肺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谱及基因型特征研究
2018年
目的分析我国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谱及基因型特征,为治疗胞内分枝杆菌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13-2015年北京胸科医院150株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法测定胞内分枝杆菌对15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确定其药物的敏感度;对16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进行PCR扩增和产物电泳分析,使用BioNumerics软件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其基因型特征。使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应用Х^2检验分析不同组间耐药率的差别。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克拉霉素(97.3%,146/150)、莫西沙星(94.0%,141/150)和阿米卡星(90.0%,135/150)对胞内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75.3%(113/150)、64.0%(96/150)、52.7%(79/150)和8.7%(13/150)的菌株对利福平、利奈哩胺、卷曲霉素和乙胺丁醇敏感;3种注射类抗结核药物的MIC50与MIC90值为:阿米卡星4和16mg/L,链霉素4和16mg/L,卷曲霉素8和16mg/L;5种氟座诺酮类药物的MIC50与MIC90值为:莫西沙星0.5和2mg/L,环丙沙星1和8mg/L,左氧氟沙星1和8mg/L,安妥沙星2和16mg/L,氧氟沙星2和16mg/L。采用16位点VNTR方法对胞内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150株胞内分枝杆菌共分为21个簇,121种基因型,总Hunter-Gaston指数为0.997。结论克拉霉素、莫西沙星和阿米卡星在体外对胞内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16位点VNTR方法对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辨率较高;胞内分枝杆菌的耐药谱与菌株是否成簇并无明显相关性。
王淑琦姜广路魏国梅霍凤敏董玲玲赵立平黄海荣王桂荣
关键词:最低抑菌浓度抗药性基因型
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亚种组成及耐药谱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分析我国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亚种组成及其耐药谱,为治疗鸟分枝杆菌感染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hsp65基因可变3'端测序对50株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亚种分析,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微量稀释法测定鸟分枝杆菌对15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确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hsp65基因可变3'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0株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均属于hominissuis亚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克拉霉素(98.0%,49/50)和莫西沙星(86.0%,43/50)在体外对鸟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次,80.0%(40/50)、70.0%(35/50)和58.0%(29/50)的鸟分枝杆菌分别对阿米卡星、利福平和利奈唑胺敏感;除1株菌株外,其余菌株均对乙胺丁醇耐药;3种注射类抗结核药物的MIC5o和MIG90值的顺序为:阿米卡星≤链霉素<卷曲霉素;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5o和MIG0值的顺序为: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安妥沙星=氧氟沙星.15株对利福平耐药的菌株中仅有1株鸟分枝杆菌在rpoB基因的81 bp核心区发生了非同义突变,10株对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均未发生rrs基因突变.结论 我国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主要是hominissuis亚种,克拉霉素和莫西沙星在体外对鸟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王桂荣魏国梅黄明翔霍凤敏董玲玲李云絮黄海荣
关键词:抗药性细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84株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特征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84例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菌株,应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显色法(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检测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所有菌株都进行了gyrA基因和gyrB基因的耐药决定区(QRDR)的序列测定。结果84株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经MABA检测,分别以1μg/ml、2μg/ml、1μg/ml作为耐药判读标准,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88.1%(74/84)、44.0%(37/84)、61.9%(52/84)。89.3%(75/84)的临床分离株发生了gyrA基因耐药决定区突变,其中以第94位点突变最为常见,Asp94Gly突变菌株的MIC值较高,而所有菌株的gryB基因均为野生型。结论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形势严峻,耐药基因突变形式以gyrA基因突变为主,第94位点的Asp94Gly突变可能和高水平耐药有关。
宗兆婧荆玮霍凤敏董玲玲马异峰逢宇黄海荣
关键词:喹诺酮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点突变
IL‑9的抗原表位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L‑9的抗原表位肽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IL‑9抗原表位肽,其氨基酸序列为如下任一:(1)序列1;(2)序列1的第9‑13位;(3)序列2;(4)序列2的第1‑5位;(5)序列3;(6)序列3的第5‑...
廖莎孙照刚霍凤敏武剑楠许绍发
文献传递
GSK656与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体外协同抗脓肿分枝杆菌的活性研究
2021年
目的评价3-氨甲基-4-卤代苯并恶唑类化合物GSK656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6-2018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共80株,包括脓肿分枝杆菌30株,堪萨斯分枝杆菌7株,胞内分枝杆菌37株,鸟分枝杆菌5株和偶发分枝杆菌1株;将30株脓肿分枝杆菌纳入本研究。用微孔阿尔玛蓝检测法(MABA法)测定GSK656,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棋盘稀释法检测GSK656分别与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时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克拉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0.031~16 mg/L,其耐药率为10.0%(3/30)。阿奇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0.125-64 mg/L,其耐药率为30.0%(9/30)。GSK656对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 mg/L和2mg/L。在GSK656-克拉霉素联合中,6株(20.0%,6/30)表现为协同作用,23株(76.7%,23/30)为无关,1株(3.3%,1/30)为拮抗;在GSK656-阿奇霉素联合中,3株(10.0%,3/30)为协同,18株(60.0%,18/30)为无关,9株(30.0%,9/30)为拮抗,GSK656联合克拉霉素组与GSK656联合阿奇霉素组的联合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0,P=0.018)。结论GSK656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脓肿分枝杆菌的活性。GSK656联合克拉霉素组与GSK656联合阿奇霉素组的联合效应有差异,其中拮抗效应在GSK656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时更多见。
郭海萍陈磊霍凤敏逄宇李姗姗
关键词:抗菌药药物评价
夫西地酸对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fusidic acid,FA)对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菌株,其中,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共计45株,包括26株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菌株和19株缓慢生长型分枝杆菌(slowly growing mycobacteria,SGM)菌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共计129株,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获得,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药物敏感株26株、耐多药(multidrug-resistant,MDR)MTB菌株29株、广泛耐药(extensive drug-resistant,XDR)MTB菌株30株、鸟分枝杆菌分离株23株和戈登分枝杆菌分离株21株。采用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FA对研究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MIC_(50)、MIC_(90)、MIC_(99),并将MIC≤16μg/ml的菌株定义为FA敏感株,分析菌株对FA的耐药情况。结果:RGM和SGM标准菌株对FA的耐药率分别为23.1%(6/26)和21.1%(4/19)。FA对MDR-MTB临床分离株的MIC_(50)、MIC_(90)、MIC_(99)分别是4、16、16μg/ml,MTB临床分离株对FA的耐药率为3.5%(3/85),其中MTB药物敏感株、MDR-MTB和XDR-MTB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0、0和10.0%(3/30)。鸟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FA的耐药率分别为17.4%(4/23)和9.5%(2/21)。FA对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_(50)、MIC_(90)、MIC_(99)值分别为4、16、>32μg/ml,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FA的总体耐药率为7.0%(9/129)。结论:FA对分枝杆菌菌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MTB临床分离株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程梦丽姜广路霍凤敏薛毅于霞
关键词:分枝杆菌属微生物敏感性试验体外研究夫西地酸
IL-9的抗原表位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L‑9的抗原表位肽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IL‑9抗原表位肽,其氨基酸序列为如下任一:(1)序列1;(2)序列1的第9‑13位;(3)序列2;(4)序列2的第1‑5位;(5)序列3;(6)序列3的第5‑...
廖莎孙照刚霍凤敏武剑楠许绍发
文献传递
结核病实验室的学生安全与生物安全事故防范对策
2018年
结核病实验室是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细菌学操作的必备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在结核病领域动手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确结核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风险,并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降低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包括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重视个人防护装备、规范实验室操作以及开展生物安全防护模拟训练等,这些防控措施将有助于减少或是避免结核病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于霞霍凤敏
关键词:结核病实验室生物安全安全教育
2005年和2015年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2005年和2015年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耐药水平和突变位点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突变类型与EMB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63株2005年、76株2015年的临床分离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显色法(micro 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检测菌株对乙胺丁醇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提取核酸并扩增embB基因全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分析其突变位点。结果2005年和2015年MDR对EMB的耐药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05,P=0.745),embB突变类型变化也无明显差别(χ2=9.410,P=0.124)。2005年选取的菌株中,对EMB耐药的有57株,耐药率为90.48%。2015年选取的菌株中对EMB耐药的有71株,耐药率为93.42%。139株MDR中发现embB基因序列上有9个不同位点突变形式,embB突变型合计99株,占所有MDR的71.22%,野生型40株,占所有MDR的28.78%。突变型对EMB的耐药率为99%,野生型对EMB耐药率为75%。结论embB基因和embB306基因对检测EMB耐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舒安张婷婷霍凤敏尚媛媛梁倩薛毅李云絮王芬逄宇黄海荣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EMBB基因突变
鸟分枝杆菌复合群对氯法齐明、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的药物敏感性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研究鸟分枝杆菌复合群对氯法齐明、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的药物敏感性,初步评估其对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法测定氯法齐明、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对12株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和81株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使用相关软件计算MIC_(50)、MIG_(90)和流行病学界值(ECOFF)。结果氯法齐明对胞内分枝杆菌的MIC_(50)和MIC_(90)分别为0.25μg/mL和0.5μg/mL,ECOFF值为0.5μg/mL;贝达喹啉对胞内分枝杆菌的MIC_(50)和MIC_(90)分别为0.125μg/mL和0.25μg/mL,ECOFF值为0.25μg/mL;德拉马尼对97.5%(79/81)胞内分枝杆菌的MIC≥256μg/mL。氯法齐明对鸟分枝杆菌的MIC_(50)和MIC_(90)分别为0.25μg/mL和0.5μg/mL,ECOFF值为0.5μg/mL;贝达喹啉对75%(9/12)的鸟分枝杆菌的MIC均为0.062 5μg/mL;德拉马尼对91.7%(11/12)的鸟分枝杆菌的MIC均为>4μg/mL。结论氯法齐明、贝达喹啉对鸟分枝杆菌复合群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德拉马尼对鸟分枝杆菌复合群无明显抑菌作用。
王晨倩王桂荣姜广路霍凤敏薛毅黄海荣段鸿飞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氯法齐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