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废弃尾矿坡面产流产沙影响因素分析
- 2021年
- 为明确不同影响因素对产流产沙的作用效果,采用废弃尾矿土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析了植被覆盖率(0、40%、80%、100%)、雨强(20、60、100、220 mm/h)、坡度(15°、30°)对尾矿坝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作用效果及其与产流产沙的关联度。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对产沙率及产流率的关联度规律一致,当三者共同作用时,按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雨强、坡度、植被覆盖率;初始产流时间与雨强及坡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与植被覆盖率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三种因素对初始产流时间的相关性极显著;覆盖率的增加对产流时间的延缓存在积极作用。
- 李楠吴超君郝喆滕达王晓明
- 关键词:产流产沙影响因素
- 不同浓度纳米二氧化钛对大型溞的繁殖及富集和自净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弄清不同浓度条件下nTiO2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长繁殖的影响,以6个浓度nTiO2溶液进行大型溞21 d连续培养试验,结果表明:nTiO2浓度<1 mg L-1时,其对大型溞的生长繁殖的不利影响不显著;nTiO2浓度>1 mg L-1时,不利影响差异显著,且表现出随着浓度增加,存活率和繁殖受到明显抑制。第一次怀孕、产仔天数、产仔次数、一次产仔以及产仔总数都明显减小(p<0.05)。当nTiO2浓度为5 mg L-1时,繁殖基本上停止,内禀增长率rm由0.347(对照)降到0.106。nTiO2对大型溞的21 d LC50为4.16 mg L-1。24h富集试验结果表明:大型溞在24 h内对nTiO2的蓄积负荷量呈现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的趋势,在低浓度(2 mg L-1)和高浓度(10 mg L-1)条件下,大型溞均在24 h时达到最大负荷量。72 h净化试验结果是:大型溞对nTiO2的净化能力与其富集时的浓度条件有关,富集浓度低(2 mg L-1)的,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强;富集浓度高(10 mg L-1)的,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弱;前者的生物半减期T1/2为63.3 h,后者的生物半减期T1/2为181.9 h。
- 付保荣张楠武暕李楠张润洁惠秀娟李霞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大型蚤繁殖
-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以辽阳市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探究经济发展与土地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协调经济发展。以辽阳市及各县区为例,选取土地生态安全及经济发展评估指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剖析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土地生态安全与影响经济进程各因素间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表明:辽阳市土地生态安全从较不安全等级上升到临界安全等级,指数均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趋势向好,仅灯塔市出现经济发展逐年下降趋势。两系统耦合度均值呈明显的波动趋势,整体均达到中度耦合水平。相较于2016年,2019年高水平耦合等级占比增加,基本耦合等级占比减小,各县区中辽阳县整体耦合等级最高。两系统协调度均值起伏上升,始终处于基本协调等级。相较于2016年,2019年的中度协调等级覆盖区域有所增加,濒临失调区域有所降低,从经济发展领先型转变为土地生态安全领先型,灯塔市和辽阳县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要好于市区。2016—2019年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各子系统耦合度及协调度均值排序为经济整体实力>人民生活>经济结构。在此期间,两系统为良性耦合。建立的研究思路和得出的结论可为辽阳市及其他地区协调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及借鉴。
- 李楠郝喆夏琪
-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经济发展
-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潜在风险评价:以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的研究以“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为依托,针对辽河流域浑太水系上游修复区,基于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土壤监测数据,建立相关性分析、单因子指数法、复合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相结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体系。相关性分析表明农用地中砷、汞、铅、镍、镉和锌有相似污染来源,建设用地中砷、汞和铅有相似污染来源;单因子指数与复合指数相结合分析方法显示农用地中含有镉、铜、镍、锌和铬污染,建设用地中仅存在铅污染,重金属污染面积排序为铬>铅>铜>锌>镍>镉,复合污染种类面积排序为无污染>单一元素污染>双元素污染>三元素污染,复合等级面积排序为清洁>警戒>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指示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单一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均为轻微危害等级,建设用地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在2.13~15.23之间,农用地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在5.79~41.99之间,均属于轻微生态危害。本研究可以精准确定重金属污染种类、位置和面积等,为浑太流域上游土壤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建立的研究体系也可为其他流域的土壤环境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 李楠曹明杰郝喆侯永莉陈红丹张颖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单因子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 基于流域尺度的水环境分区识别与评价——以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例被引量:4
- 2023年
- 以“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为依托,针对浑太水系流域上游修复区,建立了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水质标识指数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相结合的水环境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降维筛选,对所选指标进行方差检验,通过聚类分析以及差异化将173个监测点分组,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分组后的均值进行评价,再将结果分配到对应监测点。基于流域尺度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环境评价分区,对研究区进行分区反距离插值,得到浑太水系流域上游的水环境状况。结果表明:173个监测点共分为14组,一组处于Ⅳ类水质,一组处于劣Ⅴ类水质,剩余12组均为Ⅲ类水质。以浑河流域和太子河流域为大界限,浑河流域被划分为5个评价区,太子河流域被划分为4个评价区,其中有6个分区整体处于Ⅲ类水平;浑太流域上游水质状况较好,仅太子河流域中的清河、浑河流域中的大柳河为Ⅳ类,以及浑河流域内的李石河和古城子河流域为劣Ⅴ类,其余均为Ⅲ类;清河和大柳河主要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超标,李石河和古城子河均为金属镉超标。进行流域尺度的水环境分区识别与评价,可打破以往水环境评价中的行政区域界限,从而以中小流域为单位,统筹把握流域水环境状况。研究成果可为浑太流域上游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建立的研究思路和结果也可为其他流域的水环境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 李楠郝喆田亚光陈红丹曹明杰
- 关键词:水质标识指数法水质评价
- 不同尺度下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土壤环境成效综合分析——以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上游段)为例
- 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为依托,针对浑太流域上游抚顺段,基于工程实施前后现场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土壤监测数据,建立单因子指数法、复合指数法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相结合的土壤重金属评价体系,对子项目、生态修复...
- 李楠郝喆曹明杰张颖滕超
- 关键词:单因子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