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静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紫花地丁总黄酮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 探究紫花地丁总黄酮(total flavones from Viola yedoensis Makino,TFV)调控Toll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β干扰素TRI结构域衔接蛋白(TIR-domain 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β,TIRF)通路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50只SPF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FV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HSV-阿昔洛韦(acyclovir,ACV)组和HSV1-TFV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TFV组不做处理,其余3组注射HSV1病毒建立小鼠HSE模型(LD_(50),50×10^(-4)/mL^(-1))。造模后第1天,TFV组给予0.15 mL TFV灌胃(质量浓度50μg·mL^(-1)),HSV1+NS组给予NS 0.15 mL灌胃,HSV1+ACV组给予ACV 0.15 mL灌胃(质量浓度60μg·mL^(-1)),HSV1+TFV组给予TFV 0.15 mL灌胃(质量浓度50μg·mL^(-1))。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I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LR3、TRIF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TLR3、TRI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HSV1+NS组相比,HSV1+ACV组及HSV1+TFV组小鼠脑组织肿胀减轻,神经细胞变性减轻,轻微出血,炎性细胞明显减少,INF-α、IL-6含量及TLR3、TRI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TFV组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FV可减轻HSE小鼠炎性反应,改善脑组织损伤,可能与调控TLR3/TRIF通路有关。
- 赵丽静郜风清韩冰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 丙种球蛋白结合高压氧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康复效果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究高压氧结合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康复效果及对β-内啡肽(β-EP)、髓鞘碱性蛋白(MBP)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110例V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丙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β-EP、MBP及心肌酶谱水平,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72.73%(P<0.01);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意识清醒缓解时间等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另外,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中的β-EP和MB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病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病人血清中LDH、CK、CK-MB及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并且观察组病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仅为9.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4%(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通过降低患儿β-EP、MBP及心肌酶谱水平,改善病人神经功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回立远韩冰王芳赵丽静范雪爱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高压氧丙种球蛋白Β-内啡肽髓鞘碱性蛋白心肌酶谱
- 气压治疗对骶尾部压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对骶尾部压疮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骶尾部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 陈娜刘俞辛赵丽静马冠峰王春钚郜风清
- 关键词:气压治疗骶尾部压疮创面愈合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LR2 TLR4与血小板神经功能的关系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TLR)2、TLR4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活化及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1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两组对象PBMC中TLR2、TLR4 mRNA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标志物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Spearman分析研究组患者PBMC中TLR2、TLR4与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的相关性;Pearson分析研究组患者PBMC中TLR2、TLR4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浆中PAF、GMP-140、β-TG、PF4水平,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比例,LDL-C、FBG水平,PBMC中TLR2、TLR4水平,血浆中PAF、GMP-140、β-TG、PF4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为(14.59±7.48)分。相关性分析发现,PBMC中TLR2、TLR4与PAF、β-TG、PF4、NIHSS评分,TLR4与LDL-C、FBG、GMP-140呈正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BMC中TLR2、TLR4表达水平升高,其与血小板活化及神经功能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
- 赵丽静陈娜张国磊郜风清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血小板活化神经功能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赵丽静郜风清韩冰陈娜张国磊王丽霞姜鹏爽申世谦
- 该研究在验证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同时,着眼于临床中最常见且最易获得的实验室检查等因素,动态监测血清尿酸指标变化预测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可有助于神经科医师预测不良预后,因此可能为预防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改善预...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
- 血清尿酸与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发病4.5小时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分为尿激酶溶栓组及非尿激酶溶栓组(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患者NIHSS评分。结果尿激酶溶栓组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且与血清尿酸正常者相比,高尿酸血症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程度更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亦下降,且血清尿酸正常者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程度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尿酸在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方面发挥着神经保护作用。
- 赵丽静
- 关键词:血清尿酸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CBX7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通过Nrf2/HO-1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Polycomb chromobox7(CBX7)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神经元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组患者和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大鼠海马神经元OGD/R处理后细胞转染CBX7特异性siRNA(OGD/R+si-CBX7组)及其阴性对照(OGD/R+NC组)。此外,设置Zinc Protoporphyrin(ZnPP)干扰组(OGD/R+si-CBX7+ZnPP组)及对照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细胞中CBX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BX7,Bcl-2关联X的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组外周血CBX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细胞中CBX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24、48和72 h)、Bcl-2,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OGD/R+NC组比较,OGD/R+si-CBX7组细胞中CBX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增殖能力(48和72 h)、Bcl-2,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GD/R+si-CBX7组比较,OGD/R+si-CBX7+ZnPP组细胞增殖能力(24、48和72 h)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敲低CBX7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来抑制OGD/R神经元凋亡。
- 赵丽静韩冰陈娜张国磊郜风清
- 关键词:神经元凋亡
- 乐脉颗粒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究乐脉颗粒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乐脉颗粒低(0.25 g/kg)、中(0.5 g/kg)、高(1 g/kg)剂量组、尼莫地平组(10 mg/kg),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后以不同剂量乐脉颗粒及尼莫地平灌胃治疗,持续7 d,参照Longa分级法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1阳性细胞表达情况,RT-qPCR检测脑组织中miR-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CD31阳性细胞表达、miR-126、VEGF mRNA表达以及VEGF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乐脉颗粒各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均降低,CD31阳性细胞表达、miR-126、VEGF mRNA表达以及VEGF蛋白表达均升高且乐脉颗粒各组呈剂量依赖性(P<0.05);乐脉颗粒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乐脉颗粒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侧支循环形成,可能是通过上调miR-126/VEGF通路实现。
- 曹建伟樊振梅石素芳赵丽静马冠峰郜风清
- 关键词:乐脉颗粒脑缺血再灌注MIR-126侧支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