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成像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3篇能谱CT
  • 3篇胶质
  • 2篇蛋白
  • 2篇多形
  • 2篇多形性
  • 2篇星形
  • 2篇星形细胞
  • 2篇星形细胞瘤
  • 2篇抑制剂
  • 2篇异柠檬酸脱氢...
  • 2篇制剂
  • 2篇氢酶
  • 2篇肿瘤
  • 2篇密度测量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胶质母细胞

机构

  • 13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3篇张文娟
  • 9篇周俊林
  • 6篇张国晋
  • 4篇王丹
  • 3篇张连生
  • 3篇李莉娟
  • 2篇赵志勇
  • 2篇张婧
  • 1篇马莉
  • 1篇黄乐乐
  • 1篇陈克明
  • 1篇闫俊

传媒

  • 3篇医学综述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肿瘤中PD-L1表达与EB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EB病毒(EBV)感染与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等密切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是关键的负性共刺激分子,可负向调控免疫反应,有助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近年来,以PD-L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表明,在恶性肿瘤中EBV感染可以使PD-L1的表达上调,但由于PD-L1表达的调节机制错综复杂,需深入研究恶性肿瘤中EBV感染与PD-L1表达上调的相关机制,使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途径。
张文娟李莉娟赵叶梅张连生
关键词:肿瘤EB病毒免疫逃逸
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影像征象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比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cystic oligodendroglioma,COD)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差异,以对二者做出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COD患者与9例PXA患者的术前MRI平扫、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的影像资料,对其12项MRI征象及年龄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 15例COD与9例PXA相比,肿瘤大小(t=4.824,P<0.01)、肿瘤形态(χ~2=13.211,P<0.01)、肿瘤实性结节的位置(χ~2=13.211,P<0.01)、实性结节强化的均匀性(χ~2=9.802,P<0.01)、囊壁的强化程度(χ~2=10.959,P<0.01)这5项影像学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位置(χ~2=3.8 9 8,P>0.0 5)、与软脑膜的关系(χ~2=0.059,P>0.05)、实性结节T2WI信号(χ~2=0.336,P>0.05)、实性结节DWI信号(χ~2=0.059,P>0.05)、囊壁光整性(χ~2=0.320,P>0.05)、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χ~2=0.800,P>0.05)、瘤周水肿程度(χ~2=0.572,P>0.05)这7项影像学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17,P>0.05)。结论颅内COD与PXA在肿瘤大小、肿瘤形态、实性结节的位置及强化的均匀性、囊壁强化程度这5项MRI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影像学依据,肿瘤好发位置及好发年龄亦可作为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王丹张国晋张文娟张巧莹周俊林闫俊
关键词:少突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
DWI对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anaplastic ependymoma)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MRI影像征象的差异,并探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与25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术前MR平扫、增强扫描以及DW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对其MRI影像征象进行对比分析,并测量两组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25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在DWI上19例呈高或稍高信号,6例呈等低信号,ADC均值为(0.83±0.06)×10^(-3) mm^2/s;18例间变性室管膜瘤在DWI上14例呈高或稍高信号,4例呈等低信号,ADC均值为(1.15±0.12)×10^(-3) mm^2/s,高于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3,P<0.001)。以ADC值0.96×10^(-3) mm^2/s作为两者的诊断阈值时,ROC曲线下的面积等于0.92±0.04,95%可信区间为0.84~1.00,灵敏度90%,特异度95%,准确度率90%。结论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MRI征象存在一定差异,ADC值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张国晋马莉王丹张文娟周俊林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弥散磁共振成像
基于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的骨密度测量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利用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定量测定健康成年女性L_2骨质羟基磷灰石(HAP)含量,探讨HAP(水)测定骨密度(BMD)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腹部宝石CT能谱成像的128例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组,排除手术、肿瘤病史及其他影响BMD的疾病患者。年龄18~87岁,按年龄分为<30岁(n=23),30~39岁(n=20),40~49岁(n=22),50~59岁(n=24),60~69岁(n=19)及≥70岁(n=20)组。选取L_2椎体中部层面松质骨测量HAP(水)及钙(水)含量。筛选119例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BMD的健康女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和年龄段分组同研究组。选取L_2椎体,以面密度(g/cm^2)表示。对研究组中各年龄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别对年龄与HAP(水)、钙(水)密度,各年龄段L_2椎体平均HAP(水)、钙(水)密度与DEXA测得的BM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年龄组间的HAP(水)、钙(水)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与DEXA测量结果具有相关性。HAP(水)、钙(水)含量与DEXA测得的BMD呈正相关(r=0.874、0.796,P<0.05)。18~39岁者年龄与HAP(水)及钙(水)密度呈正相关(r=0.538、0.416,P<0.05),>40岁者年龄与HAP(水)及钙(水)密度呈负相关(r=-0.629、-0.562,P<0.05)。结论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能够反映骨质变化。HAP(水)可作为测量BMD的一种新的基物质。
张文娟张国晋王丹陈克明周俊林
关键词:骨密度羟基磷灰石类女(雌)性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及周围型肺癌能谱CT表现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观察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和周围型肺癌(PLC)的能谱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FOP(FOP组)和60例PLC患者(PLC组),均接受胸部双期能谱CT检查。测量并记录病灶动脉期及静脉期单能量图像CT 40~100 keV值(HU)、碘(水)值、水(碘)值及有效原子序数,绘制相应能谱曲线,计算能谱曲线斜率(λHU);比较2组各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灶大小及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LC组动脉期CT 40 keV、CT 50 keV、CT 60 keV及CT 70 keV值、λ70 keV、碘(水)值、有效原子序数均高于FOP组(t=3.46、3.08、3.08、2.03、2.32、2.69、2.73,P均<0.05);静脉期CT 40 keV、CT 50 keV、CT 60 keV及CT 70 keV值、λ70 keV、碘(水)值、有效原子序数均低于FOP组(t=-3.51、-3.82、-3.01、-2.30、-2.76、-2.40、-2.43,P均<0.05);其余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参数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OP与PLC能谱CT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张国晋曹云太张婧赵志勇张文娟黄乐乐周俊林
关键词:肺肿瘤肺炎能谱成像
基于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的骨密度测量
目的 探讨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定量测定骨密度(BMD)的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腹部能谱CT平扫的x名健康成人作为研究组,其中女性x名,男性x名,排除手术、肿瘤病史及其他影响BMD的疾病的患者。年龄18~87,按年龄分为1...
张文娟周俊林
关键词:骨密度
能谱CT定量参数在鉴别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在鉴别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并检测EGFR突变状态的患者,包括60例EGFR突变患者和100例EGFR野生型患者。能谱CT定量参数包括CT_(40keV)值、CT_(70keV)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浓度、水浓度以及通过能谱曲线计算的曲线斜率(λHU)。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分别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和非吸烟者在EGFR突变组中更常见,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和病理分期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和静脉期,EGFR突变组的定量参数(CT_(40keV)值、CT_(70keV)值、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和λHU)均显著高于EGFR野生型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浓度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CT_(40keV)值和CT_(70keV)值鉴别EGFR突变状态的敏感性(81.0%和76.0%)和特异性(70.0%和71.7%)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8%和80.7%;而在静脉期,敏感性(75.0%和72.0%)和特异性(65.0%和66.7%)略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6.7%和75.6%。结论能谱CT定量参数(CT_(40keV)值、CT_(70keV)值、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和λHU)在鉴别EGFR突变状态中有潜在的价值。
张国晋曹云太张婧张婧张文娟赵志勇
关键词: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能谱CT
磁共振征象评估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状态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对比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1,IDH-1)突变型和IDH-1野生型的MRI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选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其中IDH-1突变型20例,IDH-1野生型25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DWI及T1WI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发病性别、年龄、部位、病变个数、肿瘤边界、囊变坏死、出血、肿瘤最大径、水肿最大径、强化程度及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值(mADC)、标准化最小表观系数(rmADC)等征象与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IDH-1突变型好发于右侧额叶,IDH-1野生型好发于左侧额叶,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DH-1突变型者囊变坏死占45%,野生型者占7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程度为无强化、轻度强化、中度强化、重度强化者IDH-1突变型分别占比25%、50%、20%、5%,IDH-1野生型分别占比8%、12%、52%、2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DH-1突变型肿瘤最大径[(50.01±19.11) mm]小于IDH-1野生型[(64.58±11.52) mm]。IDH-1突变组mADC值均值为(1.17±0.20)×10^-3mm^2/s,IDH-1野生组mADC值均值为(0.84±0.14)×10^-3mm^2/s;IDH-1突变组rmADC值均值为(0.16±0.04)×10^-3mm^2/s,IDH-1野生组rmADC值均值为(0.13±0.02)×10^-3mm^2/s,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发病性别、年龄、病变个数、肿瘤边界、是否伴有出血、水肿最大径等征象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发生部位、囊变坏死率、强化程度、肿瘤最大直径、mADC值、rmADC 值可用来术前评估间变性胶质瘤的IDH-1突变状态,进而指导临床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
柯晓艾张巧莹周青韩蕾张文娟周俊林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磁共振成像
宫内节育器异位致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1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女,46岁,绝经3年。患者25年前于顺产60天后放置宫内节育器,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呈阵发性绞痛,腹胀明显,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体: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阳性。腹部X线检查:小肠局部积气扩张并多发小气液平;盆腔内见环形致密影(图1A)。X线诊断:肠梗阻。腹部CT平扫:腹腔内可见游离于子宫外的环形节育器影,部分小肠及系膜穿过节育器,呈降落伞样改变,小肠壁明显水肿,周围脂肪间隙不清;腹腔及盆腔内见水样密度影(图1B、1C)。CT诊断:宫内节育器异位致绞窄性肠梗阻,腹腔积液。
张国晋王丹张文娟周俊林
关键词:宫内避孕器肠梗阻
PI3K抑制剂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与包括恶性淋巴瘤在内的众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针对该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部分PI3K抑制剂已进入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PI3K抑制剂包括广谱PI3K抑制剂、选择性PI3K抑制剂及PI3K/mTOR双重抑制剂。由于淋巴瘤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单靶点的PI3K抑制剂疗效往往有限,需联合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以提升抗肿瘤疗效。未来,应筛选出能预测PI3K抑制剂疗效的指标,使其成为淋巴瘤治疗的有效途径。
张文娟李莉娟赵叶梅张连生
关键词:淋巴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