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青

作品数:30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重症
  • 7篇护理
  • 6篇颅脑
  • 5篇外科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损伤
  • 4篇神经外科
  • 4篇气道
  • 4篇气管
  • 4篇重症患者
  • 4篇脑科
  • 4篇肠内
  • 4篇肠内营养
  • 3篇循证
  • 3篇伤患者
  • 3篇烧伤
  • 3篇湿化
  • 3篇品管圈
  • 3篇气道湿化
  • 3篇气管切开

机构

  • 29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陈晓青
  • 6篇姚明亚
  • 4篇朱蓓蕾
  • 4篇叶娉
  • 3篇林才
  • 3篇杨建静
  • 2篇陈小芳
  • 2篇温鸿
  • 2篇王婷婷
  • 2篇陈晓荷
  • 2篇朱晓晓
  • 2篇杨凡
  • 1篇木冬妹
  • 1篇张伟梅
  • 1篇黄智铭
  • 1篇朱丹化
  • 1篇李冬眉
  • 1篇卢才教
  • 1篇刘政军
  • 1篇李剑敏

传媒

  • 7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雾化气道湿化在神经重症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
:研究患者被实施气切手术后,气道湿化效果不好所产生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提高气道湿化质量的方法.方法:在2012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采用临床观察方法研究收入医院的气切患者气道湿化情况.记录患者的性...
郑彬彬陈晓青陈小芳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科重症病房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88例为耐碳青霉烯组,选取同期发生的碳青霉烯敏感的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80例为碳青霉烯敏感组。统计两组感染部位分布。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结果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血液系统、泌尿道、软组织。其中耐碳青霉烯组血液系统感染率(14.77%)高于碳青霉烯敏感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静脉置管、抗菌药物应用时间≥14 d、应用碳青霉烯类、前期有肺炎克雷伯菌定植患者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OR=15.5,14.0,18.5,41.4,30.3,P<0.05)。结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有住院时间长,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时间≥14 d、前期有肺炎克雷伯菌定植。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预防措施,对于感染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早发现,早隔离,并给予合理的抗感染治疗。
陈晓青陈贤斌温鸿高笑侠朱蓓蕾
关键词: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干预措施
品管圈管理降低脑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腹泻发生率效果观察
陈晓青叶若凝朱蓓蕾
新型导尿管固定在脑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8年
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异常、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多为病情危重、昏迷不能自主移动、择期行全麻手术及排尿困难等患者使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防牵拉方面有所不足,在防止导尿管接口对大腿皮肤压迫方面没有保护作用。我科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进行了尿管固定方法的改良,现报道如下:对象与分组2016年1—6月因外伤性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患者共127例,均神志不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 3分,有躁动不安现象。
王婷婷陈晓青
关键词:重症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科外伤性脑出血排尿异常
环臂式沙袋对PICC穿刺后渗血的预防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环臂式沙袋压迫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后渗血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1日至6月29日该院收治的PICC穿刺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流程进行床旁B超引导+塞丁格PICC穿刺,由取得医院PICC穿刺资格证的高年资护士负责完成,置管成功后将无菌纱布覆盖在穿刺点上,并用透明敷料以穿刺点为中心行无张力固定。对照组使用无固定方式的普通沙袋压迫,观察组使用环臂式沙袋,采用金属扣和绑带双重固定,以穿刺点为中心沙袋压迫。比较两组穿刺后24小时内穿刺口渗血情况和导管维护费用。结果观察组无渗血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导管维护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臂式沙袋压迫能有效降低脑科重症患者PICC穿刺后渗血发生率,进而降低导管维护的费用。
叶凯丽黄素黄叶云霞陈晓青
关键词:渗血
早期幽门后喂养联合鼻胃管减压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应用
陈晓青
气切式雾化器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气切式雾化器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35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气切式雾化器,对照1组使用LCD增强型雾化器小儿面罩款,对照2组使用普通雾化器成人面罩款。三组均以氧气驱动进行气道持续湿化。结果观察组湿化满意度(86.7%)略高于对照1组(80.0%)和对照2组(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aO_2值明显高于对照2组、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切式雾化器湿化效果最佳,更好地提高血氧分压,无气道并发症发生。
苏丽丹陈晓青朱丹化李冬眉
关键词:雾化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科重症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合格率中的作用
姚明亚陈晓青朱蓓蕾叶若凝叶娉
米汤联合益生菌预防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汤联合益生菌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腹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脑科重症病房实施肠内营养的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实施肠内营养最初2 d给予米汤喂养,第3天开始给予百...
叶凯丽陈晓青姚明亚黄可静
关键词:米汤益生菌肠内营养腹泻
基于动态病例的多元化培训在神经重症轮转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病例模拟的多元化培训方法在神经重症轮转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和2018年神经重症监护室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新护士62名,其中2017年的30名新护士为对照组,2018年的32名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分阶段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每个培训阶段增加1个动态病例,实施情景模拟培训、视频教学、导师制教学等多元化培训和考核方式。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不良事件发生和护理综合能力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经过多元化培训后,理论考核(92.58±2.55)分,技能考核(94.72±2.6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18、-10.151;P<0.01)。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护士2名,对照组6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5,P>0.05)。出科时观察组护士护理综合能力全部达标,对照组有2名未达标,两组教学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73,P<0.05)。结论基于动态病例模拟的多元化培训策略有助于提高轮转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提高教学效果达标率、护理综合能力和从业信心,值得在神经重症新入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应用。
叶凯丽黄可静陈晓青叶娉
关键词:神经外科新护士情景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