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森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石
  • 2篇肾镜
  • 2篇肾镜碎石术
  • 2篇碎石
  • 2篇碎石术
  • 2篇经皮肾镜
  • 2篇经皮肾镜碎石
  • 2篇经皮肾镜碎石...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水平
  • 1篇阳性
  • 1篇脂酶
  • 1篇上段
  • 1篇肾癌
  • 1篇肾病
  • 1篇肾结石
  • 1篇肾细胞

机构

  • 5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王森
  • 3篇高炜城
  • 3篇郑祥光
  • 3篇白亮
  • 3篇罗力
  • 2篇李峻
  • 1篇黄锋先
  • 1篇陈艳梅
  • 1篇吕路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自噬在肾脏结石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2017年
目的探讨自噬在肾脏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腺嘌呤摄入过量引发的肾结石小鼠模型,通过对小鼠血液、尿液、肾脏组织样本收集,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小鼠血液中肌苷酸含量、小鼠体重、肾比重、一昼夜尿液量、小鼠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及肾脏组织自噬基因mRNA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运用生物统计学进行数统计。结果腺嘌呤模型小鼠体重下降,肾比重和一昼夜排尿量比对照组较高,酶联免疫吸附(ELISA)结果显示腺嘌呤模型小鼠血液中肌苷酸的含量,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同时PCR及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证明自噬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自噬抑制剂处理小鼠后,肾结石症状稍有缓解,自噬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也发生调整。结论证明2,8二羟基腺嘌呤结石的积累可以引起肾组织自噬发生,导致肾结石相关症状。
高炜城王森白亮郑祥光罗力李峻
关键词:腺嘌呤肾结石自噬
肾癌合并磷脂酶A2受体阳性膜性肾病一例
2021年
本文报道1例肾癌合并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阳性膜性肾病的病例。患者为中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右肾肿物,入院后行右肾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右肾透明细胞癌和PLA2R相关的膜性肾病。血清PLA2R抗体阳性,肾小球PLA2R染色阳性,肾小球IgG4强阳性,肾癌切除后肾病综合征无缓解,考虑该病例可能为肾癌合并特发性膜性肾病。
黄凯荣黄锋先王森吕路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突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
2016年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及内镜手术设备的完善,经皮肾镜碎石术已经成为治疗复杂肾结石的重要方法;其具有碎石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仍会出现感染、发热、结石残留及出血等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如何减少术后出血是临床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因此,了解出血的危险因素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突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高炜城王森郑祥光罗力李峻白亮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手术设备鹿角形结石铸型结石
URL与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的手术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的手术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220例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URL组与PCNL组,每组110例。URL组采用URL治疗,PCNL采用PCNL治疗,比较两组应激指标、血红蛋白、术中指标、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URL组术后3 d CRP、Hb、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0.20±6.54)mg/L、(119.43±19.21)g/L、(32.33±7.84)ml、(5.81±1.59)d与PCNL组的(23.15±6.29)mg/L、(104.39±21.81)g/L、(48.49±9.21)ml、(7.47±1.8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1次清石成功率、1个月内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8%、96.4%显著高于URL组的79.1%、86.4%(P<0.05)。结论 PCNL较URL具有更佳清石效果,但可能造成较重手术创伤。应根据患者身体、经济、个人意愿等进行综合考量,选择合理手术方案。
高炜城王森陈艳梅郑祥光罗力白亮
关键词: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
3.0T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外周带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3.0T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即T2加权像(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对外周带慢性前列腺炎(C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前列腺Mp-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外周带CP及38例外周带前列腺癌(PCa)患者Mp-MRI资料。CP组年龄(64.3±7.8)岁,PCa组年龄(73.7±8.5)岁。按病理结果及Mp-MRI上前列腺外周带病变范围,将所有入选病例再分为弥漫性慢性前列腺炎(CP1)、局灶性慢性前列腺炎(CP2)、弥漫性前列腺癌(PCa1)、局灶性前列腺癌(PCa2)4个亚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外周带正常组织、CP、PCa及CP、PCa各亚组间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P、PCa及其各亚组间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C值诊断外周带CP的诊断效能并确定最佳阈值。计算Mp-MRI(T2WI+DWI-ADC+DCE)诊断C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23例外周带CP中CP1亚组16例、CP2亚组7例,38例外周带PCa中PCa1亚组21例、PCa2亚组17例。外周带CP、PCa、正常组织间ADC值[(1.15±0.23)×10-3 mm2/s、(0.85±0.28)×10-3 mm2/s、(1.54±0.19)×10-3 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7,P<0.01);CP1、CP2、PCa1、PCa2亚组间ADC值[(1.17±0.11)×10-3mm2/s、(1.10±0.18)×10-3 mm2/s、(0.81±0.17)×10-3 mm2/s、(0.89±0.21)×10-3 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6,P<0.01);CP与PCa组ADC值[(1.15±0.23)×10-3 mm2/s比(0.85±0.28)×10-3 mm2/s]、CP1与PCa1亚组ADC值[(1.17±0.11)×10-3 mm2/s比(0.81±0.17)×10-3 mm2/s]、CP2与PCa2亚组ADC值[(1.10±0.18)×10-3 mm2/s比(0.89±0.21)×10-3 mm2/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7.48、2.31,均P<0.05);CP1与CP2、PCa1与PCa2亚组间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1.30,均P>0.05)。以ADC值>1.02×10-3 mm2/s为诊断CP标准,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
曾文彦庄娘妥李琼华刘洪芳吴帧莫凌江王春燕王森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