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健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活性
  • 2篇活性变化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咽肿瘤
  • 1篇肿瘤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淋巴瘤患者
  • 1篇化疗
  • 1篇化疗前
  • 1篇化疗前后
  • 1篇恶性
  • 1篇癌患者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2
  • 1篇鼻咽
  • 1篇鼻咽癌
  • 1篇鼻咽癌患者

机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谢名英
  • 2篇洪元康
  • 2篇吴慧君
  • 2篇李健

传媒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8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鼻咽癌患者白细胞介素-2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选出鼻咽癌病例及正常人对照各32例。测定放疗前后外周血IL-2活性。结果表明:病例组放疗前IL-2活性显著低下,放疗后明显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4例肿瘤残存者IL-2活性回升不良。讨论认为:肿瘤负荷可能是抑制IL-2活性的主要因素,IL-2活性检测可能作为监测肿瘤负荷及估计肿瘤患者预后的指标。
李健谢名英洪元康尹庭贵吴慧君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鼻咽肿瘤
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选择初次确诊的恶性淋巴瘤病例及正常人对照各30例。病例组于COP方案化疗前后各检测外周血IL—2活性1次,对照组只检测1次。结果表明:病例组治疗前IL—2活性显著低下,治疗后明显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IL—2活性及其升高程度,Ⅲ—Ⅳ期低于Ⅰ—Ⅱ期(P<0.02和P<0.05),部分缓解低于完全缓解(P<0.05),死亡及带瘤生存低于无瘤生存(P<0.01)。提出:肿瘤负荷可能是抑制IL—2活性的主要因素,IL—2活性检测有可能作为估计肿瘤患者预后的指标。
李健谢名英洪元康吴慧君
关键词:淋巴瘤白细胞介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