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剑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骨髓
  • 1篇单倍体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抑制
  • 1篇凋亡抑制蛋白
  • 1篇遗传学
  • 1篇抑制蛋白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异环磷酰胺
  • 1篇预后
  • 1篇增生
  • 1篇增生异常综合...
  • 1篇增殖
  • 1篇髓系
  • 1篇髓系白血病
  • 1篇突变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周剑峰
  • 2篇周晓曦
  • 2篇朱尊民
  • 1篇黄闪
  • 1篇李钦璐
  • 1篇袁晓莉
  • 1篇姜利军
  • 1篇商臻
  • 1篇赵磊
  • 1篇黄亮
  • 1篇李登举
  • 1篇曹阳
  • 1篇王珏
  • 1篇周世秋
  • 1篇李童娟
  • 1篇王瑾
  • 1篇徐丹梅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第四届全国血...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IVAG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IVAG方案(异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IVAG方案对27例难治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化疗,异环磷酰胺1.5g/m2,静脉滴注,第1~4天;足叶乙甙65mg/m2,静脉滴注,第1~4天;阿糖胞苷2g/m2,12h1次,共2次,第4天,静脉滴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第5天开始应用;同时给予碱化尿液、保护胃肠道、止呕及其他支持治疗。结果经2个周期IVAG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及进展或恶化4例;9例部分缓解患者继续应用IVAG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5例达完全缓解;不良反应均可耐受,骨髓抑制相对较重。结论 IVAG方案可作为难治性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挽救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朱尊民周剑峰袁晓莉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异环磷酰胺疗效
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淋巴瘤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白血病及淋巴瘤骨髓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3例淋巴瘤,9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活检组织中XIAP的表达水平。结果:XIAP蛋白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瘤骨髓活检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积分均高于非恶性血液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IAP的表达水平与白血病及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黄闪王瑾李登举曹阳周晓曦李钦璐姜利军周剑峰徐丹梅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瘤XIAP
TALENs介导的FLT3基因单倍体剂量不足效应降低K562细胞增殖: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目的全基因组时代急需研究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的优良模型。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利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酶(TALENs)建立同源细胞系模型来研究白血病分子机制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通过人工设计的TALENs我们建立...
王珏商臻李童娟周晓曦周世秋赵磊黄亮周剑峰
文献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24例细胞遗传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遗传学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10月确诊的12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男79例,女45例,年龄14~79岁,中位年龄57岁。难治性贫血(RA)26例,难治性贫血伴铁粒幼细胞增多型(RAS)13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多系病态造血(RCMD)21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幼稚细胞增多I型(RAEB—I)29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幼稚细胞增多Ⅱ型(RAEB—U)35例。124例患者应用细胞短期培养法及热处理吉姆萨反带技术,分析20个分裂期细胞,随访至2011年12月,根据患者染色体核型情况,分析MDS各个亚型正常核型组和异常核型组,3年转化成白血病发生率(转白率)及生存率。结果39例RA、RAS患者中正常核型32例,异常核型7例,核型异常率17.9%,而在85例RCMD、RAEB—I、RAEB—II患者中,检测出异常核型38例,核型异常率44.4%,较RA、RAS明显增高32例,RA、RAS正常核型有2例3年后转化为白血病,7例异常核型中有1例3年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而在38例RCMD、RAEB.I、RAEB-II异常核型中,随访3年,有16例转化为白血病,转白率42.1%(16/38),47例正常核型中有13例转化为白血病,转白率为27.6%(13/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MD、RAEB—I、RAEB-II组转白率较RA、RAS明显增高,尤其在核型异常组转白率高达42.1%。结论MDS伴有异常核型者,转白率高,治疗效果蒡.官早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朱尊民周剑峰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