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鹏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MSCT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哑铃形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增厚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肿块
  • 1篇上肢
  • 1篇神经鞘瘤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瘤
  • 1篇双上肢
  • 1篇头皮
  • 1篇平扫

机构

  • 5篇湖北省黄冈市...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篇江鹏
  • 3篇周刚
  • 3篇左鹏
  • 3篇樊斌
  • 2篇熊永发
  • 2篇肖金燕
  • 1篇杨娴
  • 1篇王华
  • 1篇杨耀华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头皮软组织肿块MSCT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头皮软组织肿块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皮软组织肿块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包括临床症状、发病年龄、病程、性别特点、发病部位、病变密度、边缘情况、内部情况及邻近骨质改变情况。结果 39例头皮肿块,良性30例(76.9%),恶性9例(23.1%)。良性病变类型最多见前四位依次是表皮样囊肿(14/30),皮样囊肿(5/30),钙化上皮瘤(3/30),脂肪瘤(3/30),恶性病变为角化性鳞状细胞癌(6/9)和基底细胞癌(3/9)。良性病变中伴有骨质改变3例(3/30),恶性病变中伴有骨质破坏7例(7/9),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SCT可显示头皮肿物的部位、形态及邻近骨质改变,结合肿块CT特点,可较准确判定肿块性质。
周刚樊斌江鹏熊永发肖金燕
关键词:头皮软组织肿块
鼻咽顶后壁增厚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常规颅脑MRI矢状面扫描对及早发现鼻咽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7 138例行常规颅脑MRI检查鼻咽顶后壁增厚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经病理证实的371例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371例中,慢性鼻咽炎289例,MRI表现为鼻咽部黏膜弥漫性增厚,均匀显著强化,黏膜线完整;腺样体肥大43例,表现为增殖体前方气道不同程度变窄;鼻咽癌25例,表现为鼻咽腔不对称狭窄或不规则肿块突起,颅底及邻近组织结构多受累;Tornwaldt’s囊肿9例,表现为鼻咽正中线上圆形或椭圆形囊性结构,TSE T_2WI均呈高信号,T_1WI信号因囊液成分不同而异;鼻咽淋巴瘤5例,多表现为鼻咽黏膜弥漫性、对称性增厚,病灶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均匀轻度强化,多合并咽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常规颅脑MRI矢状面扫描细致观察鼻咽顶后壁对鼻咽部病变的及早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左鹏邓欣莲杨耀华杨娴江鹏王华
关键词:鼻咽磁共振成像
椎管内硬膜外毛细血管瘤侵入椎体一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女,65岁。体检CT检查发现胸椎右侧椎旁占位性病变,有右下肢麻木病史。体检:双上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3+级,左侧下肢肌力4+级,遂进一步行MRI检查。MRI所见:T9-10椎体水平硬膜外可见形态不规则块状不均匀性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内可见斑片状及条索状长T1、短T2信号,且病灶边缘可见血管流空样信号。
左鹏周刚江鹏
关键词:毛细血管瘤下肢肌哑铃形神经纤维瘤
MSCT平扫、增强扫描在诊断胃神经鞘瘤中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增强扫描在诊断胃神经鞘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神经鞘瘤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胃神经鞘瘤的MSCT平扫、增强扫描表现,包括病变部位、肿瘤大小、强化特点及与黏膜接触面溃疡等情况,比较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肿瘤直径、CT值及诊断效能,同时分析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点。结果胃神经鞘瘤的MSCT平扫表现为胃壁起源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单发,边界清晰,质地均匀,病灶均见不同程度内部囊变,MSCT增强扫描呈渐进性持续性强化,囊变区不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实质期强化明显;MSCT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的肿瘤直径[(4.12±0.23)cm、(5.06±0.08)cm、(5.11±0.02)cm]、CT值[(53.26±1.06)、(70.15±0.14)、(7 0.1 6±0.3 2)]均较MSCT平扫高(P<0.05);MSCT增强扫描诊断胃神经鞘瘤的准确度95.00%明显高于MSCT平扫72.22%(P<0.05),而灵敏度、特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胃神经鞘瘤的形态、增强后强化程度、是否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转移等可作为与胃间质瘤、胃淋巴瘤等胃部肿瘤的鉴别诊断点。结论MSCT可准确显示胃神经鞘瘤的形态、部位及内部结构与邻近结构的关系,通过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度,有利于作出正确诊断。
周刚樊斌熊永发江鹏肖金燕
关键词:MSCT平扫胃神经鞘瘤
动态增强扫描MR半定量参数及定量参数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MR)半定量参数及定量参数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7例卵巢肿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动态增强MR扫描,并接受手术治疗,根据病理组织学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卵巢肿瘤组(n=25)与良性卵巢肿瘤组(n=42)。计算动态增强扫描MR半定量及定量参数,包括达峰值时间(TTP)、最大线性上升斜率(MSI)、最大线性下降斜率(MSD)、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根据ROC曲线分析半定量与定量参数区分良恶性卵巢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约登指数、最佳阈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结果恶性卵巢肿瘤组TTP显著低于良性卵巢肿瘤组(P<0.05),MSI、MSD、K^(trans)、K_(ep)、V_e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半定量参数TTP、MSI、MSD与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820、0.747、0.903、0.887、0.736,最佳阈值为85.044、72.963、30.582、0.156、0.390、0.108,灵敏度为84.3%、81.6%、75.2%、92.1%、97.4%、80.3%,特异度为79.9%、67.2%、63.1%、77.9%、64.8%、59.2%。结论动态增强扫描MR半定量与定量参数是常规MR重要补充,可以为医师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提供一定帮助。
左鹏樊斌江鹏王孟
关键词:卵巢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