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高血压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高血压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由经过训练的心理治疗师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访谈中,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00例患者进行评定、分析。访谈后,将100例患者按HAMA及HAMD的评分标准分为2组:疾病组[HAMA≥8分和(或)HAMD≥8分,48例]和对照组(HAMA<8分、HAMD<8分,52例)。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组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疾病组的消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疾病组的客观支持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积极应对不足,并常采用消极应对的高血压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可能性大,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主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可能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
- 张梅英余政姚建国
- 关键词:高血压病抑郁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16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69例脑转移瘤采用伽玛刀治疗,肿瘤周边剂量10-22Gy,平均15.6Gy;中心最大剂量20-46.7Gy,平均34.6Gy。对169例患者伽玛刀治疗后进行临床随访,其中120例患者定期行CT或MRI复查,随访时间为3-43个月。结果影像随访120例中,完全缓解17例(14.2%),部分缓解58例(48.3%),无变化35例(29.2%),恶化10例(8.3%);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1.7%(110/120)。临床随访169例,临床症状控制率为87.0%(147/169),平均生存期9.8个月,存活〉6个月108例(63.9%)。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好,安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赵令武姚懿姚建国
- 关键词:脑转移瘤伽玛刀疗效
- 伽玛刀低分次治疗脑胶质瘤一例
- 2008年
- 姚建国张福基刘丽瑜徐爱妹
- 关键词:脑胶质瘤伽玛刀
- 江西省某高校2011年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分析高校教职工当前的健康状况,从而为高校职工的疾病预防和医疗保健提供数据支持和相应对策.方法 收集江西省某高校全校教职工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报告结果,从中抽取了1 320份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除33~42岁年龄组ALT平均值最高外,其余生化指标均为≥53岁年龄组的最高.文科教职工的身体状况在所有学科职员中最好,后勤职工的相关生化指标距离参考范围最大.男女共患疾病中,排在前6位的疾病分别为脂肪肝(20.2%)、肝囊肿(11.4%)、胆囊息肉(9.5%)、肾囊肿(5.3%)、肾结石(5.3%)和胆囊结石(5.0%),且这6种疾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特有疾病中乳腺增生发生率高达57.2%.结论 高校教职工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加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宣传与教育,并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做好预防和预防工作.
- 李亚飞何丽青张胜艳姚建国杨伟平胡润根饶江红
- 关键词:健康体检生化指标教职工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深圳玛西普公司生产的GMBS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治疗51例SVCS患者,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病灶的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除3例失访,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35例,占68%,中位缓解时间为14.3个月;影像学变化:肿块消失(CR)达16例,肿块缩小(PR)达32例,CR+PR为100%。治疗后随访时间1~31个月(随访至死亡),其中治疗后生存时间最长者为25个月,死亡者中无一例重新出现颜面浮肿。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VCS疗效满意,且治疗时间短,缓解时间长,复发率低。
- 陶云龙姚建国
- 关键词: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体部伽玛刀
- MRI在伽玛刀放射外科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估MRI在伽玛刀放射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采用不同扫描序列伽玛刀术前MRI定位的成像效果,并与定位前影像诊断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伽玛刀术前MRI定位影像在伽玛刀治疗计划设计中的满意程度;分析术后随访中MRI检查在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结果396例中,341例(86.1%)与MRI定位前诊断结果相符,48例MRI定位时诊断为其他肿瘤性病变,7例MRI定位时诊断为非伽玛刀适应证。术前MRI定位影像在伽玛刀治疗计划设计中满意率为98.9%;161例获得影像随访,其中132例行MRI复查,29例行CT复查,MRI对术后疗效评估满意率为100%。结论MRI在伽玛刀术前诊断、术前定位、术前治疗计划设计及术后随访疗效评估中具有极大应用价值。
- 姚建国赵令武张福基刘丽瑜徐超
- 关键词:伽玛刀磁共振成像放射外科
-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
- 2006年
- 目的评价研究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总结67例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与随访资料。其中PRL腺瘤37例,GH腺瘤10例,ACTH腺瘤2例,混合性腺瘤3例,无功能性腺瘤15例;肿瘤直径为6.2~39.0mm。采用1.5T磁共振定位,Gamma-Plan计划系统规划,等剂量曲线45%~60%,治疗实施周边剂量为9~35Gy,中心剂量为20~70Gy。结果随访3~26个月,肿瘤控制66例(98.5%),肿瘤缩小41例(61.2%),肿瘤完全消失2例(3.0%),内分泌症状改善47例(88.0%)。结论伽玛刀对于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与腺体的类型、体积、照射剂量和MR/信号特征密切相关。
- 姚建国赵令武张福基刘泉开刘方捷刘丽瑜徐超
- 关键词:垂体腺瘤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影响因素
- 伽玛刀联合华蟾素治疗老年晚期肺癌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伽玛刀联合华蟾素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肺癌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84例,应用伽玛刀联合华蟾素治疗;对照组84例,单用伽玛刀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卡氏(KPS)评分、生活质量(QLQ-C30)评分、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8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常规较观察组下降(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KPS评分和QLQ-C30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伽玛刀对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较好,而联合华蟾素治疗具有稳定患者血常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 刘丽瑜姚建国陶云龙康怀鑫钟荣梅
- 关键词:伽玛刀华蟾素老年人
- 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 2005年
- 脑垂体腺瘤属良性肿瘤。它可分无功能性腺瘤与功能性腺瘤。它们中多数可行γ刀放射外科治疗,γ刀能精确定位导向靶点,毁损病灶,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 刘泉开姚建国
- 关键词:伽玛刀垂体腺瘤放射外科
- 颅内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疗效的影像学评估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颅内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的影像学表现,为疗效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颅内肿瘤227例(良性肿瘤127例,恶性肿瘤100例)中,81例获病理诊断,146例经临床及影像诊断。周边剂量8-25Gy(平均16.7Gy),中心最大剂量16-50Gy(平均25.4Gy)。伽玛刀治疗后定期行CT或MRI复查,影像随访时间为恶性肿瘤3-36个月(平均12个月),良性肿瘤6-4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65例脑转移瘤、生殖细胞瘤和淋巴瘤中,肿瘤缩小或消失60例(92.3%),增大5例(7.7%);35例胶质瘤中肿瘤缩小或消失14例(40%),大小不变11例(31.4%),增大10例(28.6%);127例良性肿瘤中肿瘤消失或缩小69例(54.3%),大小不变58例(45.7%)。总有效率为93.4%。伽玛刀治疗后新出现瘤周水肿或原有瘤周水肿加重30例(13.2%),瘤内出血8例(3.5%)。结论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少,影像学随访是疗效判断的关键。
- 赵令武姚建国张福基刘丽瑜徐超刘泉开刘方捷周鸣莘卢雪
- 关键词:颅内肿瘤伽玛刀瘤周水肿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