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杰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环
  • 1篇烟曲霉
  • 1篇曲霉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活性
  • 1篇细胞
  • 1篇链霉菌
  • 1篇瘤活性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活性
  • 1篇拉姆
  • 1篇活性
  • 1篇放线菌
  • 1篇STREPT...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朱伟明
  • 2篇范杰
  • 1篇王聪
  • 1篇孙坤来
  • 1篇王立平
  • 1篇王冬阳

传媒

  • 2篇有机化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洋异壁放线菌WH1-2216-6产生的多环含特特拉姆酸大环内酰胺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紫外跟踪分离和波谱鉴定的方法,从海洋异壁放线菌(Actinoalloteichus cyanogriseus WH1-2216-6)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5,5,6-多环含特特拉姆酸大环内酰胺(PTMs)类天然产物:16-hydroxymaltophilin(1)、dihydromaltophilin(2)、4-deoxydihydromaltophilin(3)、maltophilin(4)、xanthobaccin C(5)和FI-2(6),其中1为新化合物.评价了化合物1~5对人正常肝细胞L-02及人癌细胞A549、MCF-7、Jurkat、BXPC-3、HCT-116、PANC-1和K562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5对上述人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9.7μmol·L-1;新化合物1对L-02的毒性较低,但对Jurkat、HCT-116和BXPC-3的选择指数(SI)分别高达31.5、41.1和52.4.除化合物2和3对A549和MCF-7的肿瘤细胞毒活性外,其余的肿瘤细胞毒活性是首次报道.还测试了化合物1~6的抗烟曲霉活性,发现化合物2和4的活性较好,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04和6.12μmol·L-1,这是首次发现5,5,6-PTMs类化合物具有抗烟曲霉活性.
梅显贵王立平王冬阳范杰朱伟明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
深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 OUCMDZ-2167来源的细胞毒性产物被引量:9
2017年
研究深海沉积物来源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 OUCMDZ-2167的活性天然产物.采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从链霉菌S.malaysiensis OUCMDZ-2167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了1个新的呋喃衍生物1以及10个已知物2~11;采用质谱、紫外、红外、核磁共振和比旋光等方法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4-羟甲基呋喃-2-甲酸甲酯(1)、呋喃-2,4-二甲酸二甲酯(2)、格尔德霉素(3)、17-O-去甲基格尔德霉素(4)、尼日利亚菌素(5)、尼日利亚菌素钠(6)、30-O-乙酰基尼日利亚菌素(7)、奥布菌素(8)、洋橄榄叶素(9)、surugapyrone A(10)和杀菌素A(11).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噻唑蓝(MTT)法分别评价了化合物对K562和MCF-7及A549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5~9对A549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56±0.30、0.96±0.03、0.96±0.04、0.81±0.05、7.11±0.90和4.09±0.70μmol·L-1,化合物5~9对K562的IC_(50)值分别1.46±0.11、1.08±0.03、0.48±0.10、4.68±0.19和9.60±0.50μmol·L-1,化合物5、8和9对MCF-7的IC_(50)值分别为0.29±0.15、4.05±0.50和4.81±0.70μmol·L-1;其中化合物5~8对K562和A549以及化合物5和8对MCF-7的细胞毒活性为首次报道.
王聪王立平范杰孙坤来朱伟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