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健
- 作品数:106 被引量:3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术中电生理监测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压迫综合征106例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ateral spread response,LSR)在微血管减压治疗脑神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本院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收治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病人计106例,全部病人在微血管减压手术全过程中行BAEP及LSR监测。结果:三叉神经痛57例病人中,2例术中出现Ⅰ、Ⅲ波消失,Ⅴ波低平,其中1例术后发生耳鸣,术后两个月康复。所有49例半侧面肌痉挛病人均引出LSR波形,在手术过程的不同阶段LSR反应消失,其中25例在垫入泰氟隆后消失,3例不消失的病人中,有1例在进一步调整泰氟隆位置后LSR消失。LSR消失与术后症状缓解存在一致性。结论: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过程中,联合应用BAEP、LSR等神经电生理技术跟踪手术过程,能够较好地控制听力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判断面神经减压的效果,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 韦永祥梁维邦倪红斌蒋健刘志坚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半侧面肌痉挛三又神经痛
- 延髓腹侧微血管减压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手术在治疗颅神经疾病的同时,局部延髓腹侧血管减压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并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45例颅神经疾病(包括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同时合并有明显高血压病的患者,排除肾性、内分泌性等继发因素引起的高血压病。其中左侧28例(62.2%),右侧17例(37.8%)。岩尖部薄层MRI平扫明确延髓腹侧及颅神经根部血管压迫情况,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探查后组颅神经周围,对延髓腹侧造成压迫的血管进行移位、减压。术前及术后监测患者血压水平,术后随访1~2年了解其血压恢复情况,并与术前血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随访示患者高血压情况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本组高血压症状治愈16例(35.6%),好转14例(31.1%),有效11例(24.4%),无效4例(8.9%)。左侧组28例,治愈11例(39.3%),好转10例(35.7%),有效6例(21.4%),无效1例(3.6%);右侧组17例,治愈5例(29.4%),好转4例(23.6%),有效5例(29.4%),无效3例(17.6%)。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合并颅神经疾病的高血压病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手术后,血压水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解除了高血压发病环节中的神经因素从而使血压下降。临床工作中当患者出现原发性高血压病同时伴有颅神经疾病时,可同时行颅神经及延髓腹侧血管减压,当患有原发性难治性高血压者,若影像学提示异位血管压迫延髓的依据时,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 梁维邦倪红斌陆天宇吴俊金伟徐武蒋健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高血压外科治疗
- 合并脊髓空洞Cbiari畸形Ⅰ型出现脑积水的治疗策略:附8例临床分析
- 王嵘蒋健
- 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
- 1995年
- 梁维邦蒋健陈明基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内血肿
- 常州地区2001—2010年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总结常州地区2001—2010年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结果。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常州地区2001—2010年175 876例活产新生儿进行CAH筛查,对2次17羟基孕酮(17-OHP)>30.0 nmol/L者及时召回并进一步确诊。对所有确诊患儿建立治疗随访档案。结果 10年间共筛查175 876例新生儿,确诊CAH患儿13例,检出率为1/13 529。常州地区新生儿CAH筛查工作已覆盖2市5区。2008、2009、2010年,CAH误诊率分别为0.62%(177/28 764)、0.57%(209/36 508)和0.67%(251/37 693);且3年中不同季节的CAH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W=7.308,P>0.05)。10年中仅出现1例漏诊结果,其余患儿足跟血17-OHP水平58.3~732.0 nmol/L。除4例召回时已死亡未得以确诊外,其他患儿均在专家治疗组的精心治疗下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常州地区10年来CAH筛查稳步发展,对CAH患儿及时诊治具有积极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积累数据,为今后科学开展筛查工作、规范临床诊治奠定基础。
- 袁佩许国锋王秋伟王淮燕蒋健周蓓蓓江丽华虞斌
-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指导切除脑功能区肿瘤(附6例报告)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定位脑功能区,指导手术切除脑功能区肿瘤。方法对6例右额顶叶区胶质瘤病人术前行复杂手指运动fMRI,激活脑皮质功能区,明确兴奋灶与肿瘤的位置关系,进而确定手术方案。结果额叶切除1例,显微镜下全切2例,次全切2例,右顶叶前半部分切除1例;仅后者出现左侧肢体肌力减弱,且逐渐恢复。余无并发症。结论fMRI可以明确右额顶叶皮质功能区,提示功能区与胶质瘤的位置关系,指导肿瘤的切除范围和程度。
- 王嵘蒋健刘志坚赵寅涛张冰朱斌
- 关键词:脑图外科手术最小侵入性
-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51例,并对手术人路和神经血管减压方法进行改良,部分病例在内窥镜辅助下手术。结果 本组手术有效率为92.2%,除1例听力明显下降外,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方式的改良及内窥镜的辅助有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安全性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梁维邦倪红兵蒋健陈明基王嵘
- 关键词: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性
- 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35例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倪红斌梁维邦季晶刘志坚蒋健
- 关键词: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乙状窦后入路
- 人垂体腺瘤中的细胞凋亡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人垂体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表达蛋白的情况,分析其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人垂体腺瘤中的凋亡和增殖细胞比例,采用TUNEL法检测14例细胞凋亡,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7例细胞增殖相关抗原(PCNA),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13例Bax表达的蛋白产物.结果TUNEL法在14例垂体腺瘤中12例检测到细胞凋亡(占85.71%),其凋亡细胞比例0.1%~8.0%,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中凋亡细胞比例为1.77%±2.12%,两者和垂体腺瘤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凋亡相关基因中Bax阳性率高(16/17,92.31%),表达强度高,P53有2例阳性,Bcl-2仅1例阳性.Bax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显著.结论人垂体腺瘤中存在细胞凋亡,垂体腺瘤中Bax高表达,Bcl-2/Bax比值<1.0,这一细胞内微环境有利于细胞凋亡的存在.垂体腺瘤的凋亡活性和其临床特征(如增殖活性,侵袭性等)无明显相关性.
- 王嵘史继新蒋健刘承基印红霞吴波
- 关键词:垂体腺瘤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基因表达
- 原发性脊膜黑色素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报告一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脊膜黑色素细胞瘤,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等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罕见疾病进行探讨。结果本例患者病变位于颈7~胸1节段椎管内,为髓外硬膜下病变,术前检查完善后行颈7椎板切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切除、脊椎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检验结果提示脊膜黑色素细胞瘤。结论原发性脊膜黑色素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并可能向恶性黑色素瘤转变,临床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黑色素瘤等相鉴别。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的患者,辅助放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 虞晨陈维涛赵寅涛蒋健梁维邦
- 关键词:黑色素细胞瘤椎管内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