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细胞介素1β和干扰素γ对小鼠胰岛素瘤βTC-6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对小鼠胰岛β细胞株βTC-6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βTC-6细胞培养于高糖DMEM培养基,48h后换用无糖KRBH缓冲液培养30min,分别于含0、1.38、5.50和11.10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min,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水平(GSIS)。在BTC-6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L-1β(0.15、1.50μg/L)和(或)IFN-γ(10、100U/m1),24h后换用无糖KRBH缓冲液培养30min,在含1.38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min,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水平。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βTC-6细胞在1.38mmol/L葡萄糖刺激时胰岛素分泌达高峰,与无葡萄糖刺激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14)对(120±4)mU/L,t=-4.215,P=0.006];5.50、11.10mmol/L葡萄糖刺激时胰岛素分泌较1.38mmol/L葡萄糖刺激时明显下降(均P〈0.05)。与单纯1.38mmol/L葡萄糖刺激组相比,IL-1β(0.15μg/L)组[(85.53±5.06)mU/L对(103.11±0.27)mU/L,t=4.897,P=0.039]、IL-1β(1.50μg/L)组[(62.62±0.64)mU/L对(103.11±0.27)mU/L,t=212.66,P〈0.001]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下降,下降程度与IL-1β的剂量呈正相关;与单纯葡萄糖刺激组相比,IFN-γ(100U/m1)组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73.2±1.6)对(105.2±1.8)mU/L,t=19.52,P:0.003];与IL-1β(0.15μg/L)组及IFN-γ(100U/m1)组相比,IL-1β联合IFN-γ组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F=77.38,P〈0.001)。结论IL-1β和IFN-γ对13TC-6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有抑制作用,且两者间具有协同效应。
- 苏恒刘丽娟徐艳严新明薛元明
- 关键词:胰岛素白细胞介素1Β干扰素Γ小鼠
- DCIK细胞特异性抗肿瘤生物学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分别与两种冻融抗原致敏DC细胞共培养后获得的DC细胞诱导的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induced killer.DCIK)的增殖活性及其对K562、Namalwa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先诱导培养CIK细胞及两组DC细胞(K562-DC和Namalwa-DC),然后将两组DC细胞分别和CIK细胞按1∶10的比例分别混合培养,并以CIK细胞单独培养组为对照。计数细胞扩增倍数,并于共培养6d 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对K562、Namalwa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两组DCIK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单纯CIK细胞组(P<0.05);共培养6d,相同的效靶比情况下,两组DCIK细胞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都比单纯CIK细胞明显增强,而用相应肿瘤抗原致敏得到的DCIK细胞对该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强。结论 D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抗肿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致敏的D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有杀伤特异性。
- 徐艳刘丽娟高建梅王林坪董虹严新民
- 关键词:DC细胞CIK细胞DCIK细胞生物学活性特异性
-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β-TC-6细胞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反应中的作用探讨
- 目的:探讨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β-TC-6细胞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小鼠胰岛素瘤细胞系β-TC-6接种于24孔板,48小时后换用无糖KRB缓冲液培养30分钟,再在含0mM、1.38mM、...
- 刘丽娟苏恒徐艳严新明薛元明
- 文献传递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与胰岛β细胞凋亡的关系
- 2011年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真核细胞转导细胞外信号到细胞内的四大信号系统之一,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及凋亡.胰岛β细胞凋亡在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及应激刺激都可通过一条或多条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探索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胰岛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可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 刘丽娟苏恒
- 关键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胰岛Β细胞细胞凋亡糖尿病
- 胰岛β细胞系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由于胰岛β细胞系保持了很多正常胰岛β细胞的功能特性,还具有均一性、可控制性、易于观察检测、费用相对经济等优点,因而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理想的胰岛β细胞系应该具有成熟β细胞的所有特征,
- 刘丽娟苏恒
- 关键词:胰岛Β细胞细胞系功能特性均一性生物学
- MAPK信号转导系统在致炎性细胞因子损伤胰岛β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 苏恒欧杨牛奔李超刘丽娟康庄周怡
- 项目背景:胰岛β细胞破坏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致炎性细胞因子通过不同途径损伤胰岛β细胞。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通路可能参与了致炎性细胞因子所致的胰岛β细胞破坏,并在胰高糖素样肽1(GLP-1)保护...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
-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在小鼠胰岛瘤βTC-6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βTC-6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SIS)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βTC-6细胞,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裂解物ERK1/2磷酸化水平。采用MEK抑制剂PD98059处理βTC-6细胞,放射免疫法检测葡萄糖刺激后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刺激后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βTC-6细胞在1.38mmol/L葡萄糖刺激时,胰岛素分泌和ERK1/2磷酸化水平达高峰。PD98059可抑制葡萄糖刺激下ERK1/2磷酸化及胰岛素分泌,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βTC-6细胞GSIS中发挥作用。
- 刘丽娟合湫合湫苏恒薛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