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病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疗效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方式
  • 1篇血液透析后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液透析滤过
  • 1篇沙坦
  • 1篇肾性
  • 1篇肾性贫血
  • 1篇生长因子Β

机构

  • 5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徐鹏
  • 1篇郭亚玲
  • 1篇潘艳
  • 1篇赵瑞萍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厄贝沙坦联合减重治疗在肥胖相关性肾病中的疗效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减重在肥胖相关性肾病(ORG)中的疗效,并比较联合治疗在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OB-GM)和肥胖相关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B-FSGS)两种病理类型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经肾活检确诊为ORG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OB-GM组(12例)和OB-FSGS组(1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律治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治疗前以及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清清蛋白(Alb)、血肌酐(Scr)、尿酸(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血糖(FBS)、三酯甘油(TG)、胆固醇(TC)的变化及差异。结果与OB-GM组相比,治疗前OB-FSGS组患者的体质量、Scr、24 h UP、TC较高,eGFR、Alb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B-FSGS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概率高于OB-G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组发生肾病综合征的概率为18.2%,而OB-GM组无肾病综合征发生。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0±5.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BMI、24 h UP、血脂、Scr、U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虽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组Al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FSGS治疗前及随访结束后24 h UP、血浆Alb、UA、TC差值高于OB-G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联合厄贝沙坦等药物治疗对于ORG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对于降低OB-FSGS患者蛋白尿、UA和TC,提升血浆Alb疗效较OB-GM更佳。
赵瑞萍范瑞晨徐鹏潘艳郭亚玲陈卫东
关键词:肥胖相关性肾病厄贝沙坦减重
TGF-β1、BMP-7及Gremlin与糖尿病肾病被引量:3
2014年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目前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其分子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Gremlin三者在体内的失衡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TGF-β1、BMP-7及Gremlin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参与DN病程发展的相关机制作一综述,为DN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徐鹏陈卫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质类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比较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炎性介质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清除效果,并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疗效。方法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即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组,每组18人,每4周测1次血常规,根据贫血纠正情况调整EPO用量,随访3月,检测受试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EPO的用量与红细胞压积(Hct)的比值(EPO/Hct)作为EPO抵抗的指标。结果治疗前后组内对比,HDF组和HD+HP组患者CRP、IL-6、PTH、EPO/Hct有所下降(HDF组t=3.642,P=0.002;t=4.019,P=0.001;t=8.724,P<0.001;t=8.386,P<0.001。HD+HP组t=5.493,P<0.001;t=8.425,P<0.001;t=12.216,P<0.001;t=5.128,P<0.001),HD组各监测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EPO用量、EPO/Hct、CRP、IL-6、PTH有统计学差异(F=27.538,P<0.001;F=8.358,P=0.001;F=12.269,P<0.001;F=12.385,P<0.001;F=11.139,P<0.001),HDF组及HD+HP组EPO用量、EPO/Hct、CRP、IL-6、PTH均低于HD组(P<0.001,P<0.001;P=0.002,P=0.001;P=0.008,P<0.001;P=0.008,P<0.001;P<0.001,P<0.001),其中HD+HP组CRP、IL-6水平明显低于HDF组(P=0.032;P=0.032)。相关性分析提示EPO/Hct与CRP、IL-6、PTH呈正相关(r=0.33,P<0.05;r=0.28,P<0.05;r=0.42,P<0.05)。结论 HDF及HD+HP治疗能够提高尿毒症患者EPO疗效并能减少EPO用量,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改善了该人群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微炎症状态有关。
徐鹏陈卫东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素
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UTP、GFR及SCr水平的影响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UTP)、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雷公藤多苷片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其UTP、GFR和SCr的水平。结果 :雷公藤多苷片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治疗6个月后,雷公藤多苷片组患者UTP和SCr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GFR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雷公藤多苷片对其进行治疗,能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UTP、GFR和SCr的水平。
徐鹏陈博文陈卫东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糖尿病肾病UTPGFRSCR
帕立骨化醇治疗血液透析后继发甲状旁腺亢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帕立骨化醇治疗血液透析后继发甲状旁腺亢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因慢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帕立骨化醇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法骨化醇口服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红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及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尿素氮、肌酐、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恶心呕吐、一过性血钙升高及一过性血磷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对于血液透析后继发甲状旁腺亢进患者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陈博文徐鹏
关键词: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