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岳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过量氟对大鼠成釉细胞KLK4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燃煤型过量氟对大鼠切牙成釉细胞激肽释放酶-4(KLK4)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按体重均等雌雄各半原则随机分为五组:即高氟空气饲养房间内食物氟2.1 mg/kg(A)、10 mg/kg(L)、25 mg/kg(M)、40 mg/kg(H)组,阴性对照(C)组,饲养16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切牙成釉细胞KLK4的表达情况,采用Imageproplus6.0测量阳性区域积分光密度值和SPSS17.0软件包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KLK4在切牙成熟期成釉细胞中大量表达,除A组外其余各组表达明显弱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燃煤型的过量氟可能抑制KLK4在大鼠切牙成釉细胞中表达。
- 王光平顾瑜顾瑜初可嘉吴迪初可嘉季伯管晓燕刘建国
- 关键词:成釉细胞氟斑牙燃煤型氟中毒
- TGF-β/Smad信号通路及其与氟牙症形成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氟牙症是牙胚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机体持续摄入过量氟而导致的釉质发育和矿化不良,在世界各地均广为流行,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牙胚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信号调控的作用,该文就TGF-β/Smad信号通路及其在氟牙症形成过程中的变化作一综述。
- 李绍岳刘建国杨萍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蛋白氟牙症
- 锥形束CT和曲面体层片用于牙根折裂诊断的比较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与曲面体层片(OPG)检查在根折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研究30名患者的31颗根折裂患牙的OPG和CBCT检查结果。结果在31颗牙根折裂患牙中,OPG能明确诊断的有23颗牙齿,而CBCT能明确诊断所有患牙。结论从CBCT图像上能清晰辨别牙根纵折裂纹和纵折区牙槽骨的变化,对于根折的早期诊断意义优于OPG。
- 刘健张浩伟吴贾涵李绍岳黄丽佳杨萍
- 关键词:牙根折裂曲面体层片锥形束CT
- 超声骨刀在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超声骨刀在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超声骨刀对20例患者的30颗患牙作牙冠延长术,检测术前、术后1周、术后4周患牙龈沟出血指数、缺损最低处探诊深度。结果:30颗患牙在观察期内均获得良好效果,患牙达到桩冠修复的条件。结论:超声骨刀应用于牙冠延长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 杨萍高永波李绍岳骆伟燕周利文韩琼
- 关键词:牙冠延长术超声骨刀生物学宽度
- 锥形束CT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的改变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通过锥形束CT自带Romexis软件测量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和6个月后牙槽骨高度的改变,以此寻求一种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重复性、无创性的牙槽骨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6名。每位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行首次锥形束CT影像检查,再行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行全口洁治术,6个月后行二次锥形束CT检查。由两名熟练程度相近的口腔医师通过锥形束CT自带Romexis软件分别测量每位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两次影像的右下颌第一磨牙和右上颌中切牙的颊舌侧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结果:中度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右下第一磨牙、右上中切牙牙槽骨高度均有显著增加,切牙(P<0.0001),磨牙(P<0.0001);不同测量人员间所测的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切牙(P=0.55),磨牙(P=0.19)。结论:锥形束CT自带软件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进行自定点测量,且该定点测量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行性,可对牙槽骨的高度进行无创的准确测量。
- 刘健张浩伟李绍岳吴贾涵黄丽佳杨萍
- 燃煤型氟斑牙大鼠切牙成釉细胞显微、亚显微结构观察及TGF-β1、Smad4的表达研究
- 目的:通过建立燃煤型氟斑牙大鼠模型,观察SD大鼠食用含氟煤烘玉米后牙齿成釉细胞形态结构发生的改变,以及氟对大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细胞信号转导分子TGF-β1、Smad4在成釉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燃煤型氟斑牙发生的分子机制和...
- 李绍岳
- 关键词:SMAD4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