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美权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思南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功能
  • 1篇输血
  • 1篇输血前
  • 1篇输血前后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凝血功能障碍
  • 1篇凝血功能指标
  • 1篇大量输血

机构

  • 1篇思南县人民医...

作者

  • 1篇陈小勇
  • 1篇张燕
  • 1篇陈美权

传媒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表达水平结果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以56例急诊外伤且需大量输血的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急诊外伤需少量输血的患者为对照组。于2组患者输血前及输血后第1 d 、3 d 、7 d 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凝固时间(TT )、凝血酶原时间(PT )、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 )。结果对照组患者输血后第1 d 、3 d 、7 d 时 TT 、PT 、APTT 、FIB 、PLT 指标值与输血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患者输血后第1 d 、3 d ,T T 、PT 、APTT指标值较输血前均延长(P均<0.05),FIB 、PLT 指标值较输血前均降低(P 均<0.05)。但输血后第3 d 较第1 d , TT 、PT 、APTT 、FIB 、PLT 指标值均有所恢复,至第7 d 时,各指标值均恢复至输血前水平,与输血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临床应予以即时监测,适时补充血浆和(或)冷沉淀,加强患者保温,避免低体温对凝血因子作用的影响,以综合防止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
李灿泉陈美权张燕简宏飞陈小勇
关键词:大量输血凝血功能指标凝血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