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柳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骨折
  • 4篇老年
  • 3篇下肢
  • 3篇下肢骨折
  • 3篇骨折患者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2篇下肢骨折患者
  • 2篇疗效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囊肿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钙
  • 1篇血清
  • 1篇血栓

机构

  • 14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14篇杨柳
  • 6篇李丽
  • 3篇韩秀英
  • 2篇田国峰
  • 2篇任云会
  • 2篇杨天卓
  • 2篇李强
  • 2篇李伟
  • 2篇孙晶波
  • 1篇张凌飞
  • 1篇邓庆梅
  • 1篇郭明锋
  • 1篇侯丽杰
  • 1篇刘萍英
  • 1篇李恒
  • 1篇杨丽
  • 1篇栾加喜
  • 1篇李秀莉
  • 1篇车瑛琦
  • 1篇李文庆

传媒

  • 5篇双足与保健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开展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54)提供常规护理措施,为实验组(n=54)开展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二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8.15%,高于参照组的85.19%;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参照组的16.67%;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11±1.20)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4.77±3.25)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开展循证护理模式,对提高骨折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帮助,并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韩秀英李丽张凌飞修海琳杨柳
关键词:循证护理下肢骨折围术期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大庆地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调查
2024年
目的探讨大庆地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情况,为肌少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5月—2023年7月随机抽取大庆市4个地区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50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肌肉质量指数(SMI)、肌肉功能指标(6米步速、5次起坐试验及手握力)数据收集,参照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将纳入人群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了解肌少症患病率。结果肌少症107例,总患病率达21.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4.2%和7.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肌少症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肌少症患病率显著增加,即肌少症组的年龄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结论大庆地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高,要重视老年肌少症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应积极整合干预管理降低肌少症患病率。
李秀莉杨柳陈东伟侯丽杰邓庆梅郭庆涛李德智
关键词:老年人患病率
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骨转移患者给予唑来磷酸4 mg静脉滴注15 min,每4周重复一次,治疗3次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起效迅速,总有效率为80.77%(42/52),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唑来磷酸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减少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孙晶波任云会李文庆杨柳
关键词:唑来磷酸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
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肾囊肿1例分析
2008年
李伟杨柳雷少鸣
运动对乳腺癌患者人体成分、血清Dickkpof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运动对乳腺癌患者体重、腰围、臂围、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血清Dickkpof(DKK)1水平的影响。方法 67例乳腺癌患者分成运动组32例和非运动组35例,共进行12 w运动,运动前后进行人体测量及成分分析,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DKK1的水平。结果 12 w运动后,运动组腰围、臂围、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血清DKK1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运动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身体状况,降低血清DKK1水平。DKK1可能成为评价乳腺癌患者的运动效果及评估预后的血清学标志物。
任云会杨丽李文庆杨柳车瑛琦孙晶波
关键词:乳腺癌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文实验目标是收治的6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来源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分组法即为双盲法,一组3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实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试验组与对照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FIB、TNF-α、IL-6、IL-1、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FIB、TNF-α、IL-6、IL-1对比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展现统计学数据之间的验证意义。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FIB、TNF-α、IL-6、IL-1对比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应用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展现显著临床作用,值得借鉴应用。
田国峰李强杨天卓韩欢牛丽楠杨柳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效果评价
2020年
探究在骨科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中实施的有效护理的相关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给予骨科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50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8.00%,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8.00%,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在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中将骨科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李丽韩秀英杨柳牛丽楠王千月
关键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骨科护理干预效果
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研究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从该院随机选定54例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患者,就诊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随机双盲法分组,为27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为2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田国峰李强杨天卓韩欢牛丽楠杨柳
关键词: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数据统计目标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入的7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选取双盲法实施分组,常规组(n=35)开展常规护理,人性化组(n=35)开展人性化护理,比较人性化组与常规组临床护理满意度、SDS评分、SAS评分、护理管理质量。结果护理后人性化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SDS评分、SAS评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护理管理、工作效率与常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性化组与常规组SDS评分、SAS评分与护理前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展现显著价值。
杨柳韩欢牛丽楠修海林李丽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每次1吸,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每次1吸,qd,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血清PCT、SAA和AFR水平的差异,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2例和58例患者。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47例/52例)和75.86%(44例/58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EV1分别为(1.49±0.33)和(1.36±0.29)L,FEV1/FVC分别为(61.28±10.56)%和(57.41±10.03)%,PEF分别为(5.32±0.88)和(4.93±0.75)L·s-1,mMRC评分分别为(0.99±0.24)和(1.21±0.27)分,CAT评分分别为(11.58±3.02)和(14.26±3.71)分,PCT分别为(0.76±0.11)和(0.85±0.18)μg·L-1,SAA分别为(34.59±4.15)和(37.66±5.34)mg·L-1,AFR分别为(5.97±1.12)和(5.53±1.06),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便秘、头晕、恶心,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便秘、头晕、恶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15%(11例/52例)和13.79%(8例/58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能有效提升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安全性较好。
周霞娄丽丽杨柳程慧鑫
关键词:稳定期老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