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梅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循环管理
  • 1篇针刺伤
  • 1篇哌啶
  • 1篇哌啶醇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难治
  • 1篇难治性精神分...
  • 1篇难治性精神分...
  • 1篇精神分裂症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精神科
  • 1篇护理
  • 1篇护士
  • 1篇护士针刺伤
  • 1篇个性化护理
  • 1篇发生率
  • 1篇分裂症
  • 1篇氟哌啶
  • 1篇氟哌啶醇

机构

  • 2篇上海市民政第...

作者

  • 2篇刘礼
  • 2篇杨梅
  • 1篇万维琴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循环管理对降低精神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效果
2016年
目的:探讨如何能有效降低精神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发生针刺伤的9名精神科护士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发生针刺伤的3名精神科护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采用原有管理模式进行预防针刺伤方面的培训,观察组护士采用循环管理(PDCA)模式进行预防针刺伤方面的培训。观察两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和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测评方面,对照组为92.23%,观察组为97.56%。结论:采用PDCA对精神科护士进行系统的针刺伤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确实能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刘礼杨梅万维琴
关键词:循环管理精神科护士针刺伤
个性化护理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氟哌啶醇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1]。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16.7%、60.0%,而对照组分别为46.7%、43.3%;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杨梅刘礼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