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欣

作品数:29 被引量:34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妊娠
  • 9篇流产
  • 7篇复发
  • 7篇复发性
  • 7篇复发性流产
  • 4篇妊娠期
  • 4篇自然流产
  • 4篇细胞
  • 4篇甲状腺
  • 4篇甲状腺功能
  • 3篇孕妇
  • 3篇高龄
  • 2篇蛋白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血管
  • 2篇早期复发
  • 2篇早期复发性流...
  • 2篇染色

机构

  • 25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东莞东华医院
  • 1篇开平市中心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陈欣
  • 14篇张建平
  • 13篇陈慧
  • 7篇刘玉昆
  • 7篇王蕴慧
  • 7篇刘颖琳
  • 7篇谭剑平
  • 7篇张睿
  • 4篇付帅
  • 4篇孟丽丽
  • 4篇聂晓露
  • 4篇丁红
  • 4篇张培
  • 3篇杜涛
  • 3篇赵会丹
  • 3篇刘梅兰
  • 2篇邓科文
  • 2篇王振花
  • 2篇黄海
  • 1篇张微微

传媒

  • 5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现代医院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五届围产医...
  • 1篇第六届围产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OD1配体抑制人早孕期滋养细胞的侵袭功能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明确固有免疫受体NOD1对人早孕期滋养细胞侵袭功能的调控及对侵袭相关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原代滋养细胞NOD1的表达,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激活NOD1后滋养细胞侵袭功能的改变,ELISA检测配体刺激后滋养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滋养细胞分离鉴定成功,且原代滋养细胞可以表达固有免疫受体NOD1。使用NOD1的特异性配体及非特异性配体,发现激活NOD1可以抑制滋养细胞的侵袭,且非特异性配体LPS可以下调侵袭相关金属基质蛋白酶分子MMP2和MMP9的分泌,特异性配体i E-DAP仅下调MMP9的分泌而对MMP2的分泌无影响。结论: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NOD1可以在早孕期滋养细胞表达,可调控滋养细胞的侵袭功能,其激活会导致侵袭相关分子MMP2和MMP9的分泌下降。
蔡玉莹聂晓露邓科文陈欣王曌华
关键词:滋养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
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原因分析
:探讨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原因。方法:对已行系统病因学检查,并且流产后成功行绒毛染色体分析的82例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因分布进行分析.并比较了高龄复发性流产与高龄偶发性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原发性流产与继发性...
刘玉昆陈欣刘颖琳陈慧张建平
关键词:高龄孕妇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并追踪妊娠结局,了解疾病的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4例,记录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如年龄、孕周、是否初产妇等以及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结果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发病孕周为(34.72±2.51)周,城市人口较多,占78.6%。患者中大部分为初产妇,占92.9%。临床表现以黄疸、血肌酐升高、消化道症状、胆酶分离等为主;并发症则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性脑病、产后出血等。妊娠结局:孕母死亡、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好发于妊娠晚期,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对母胎影响大,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及时诊断、治疗。
陈欣孟丽丽付帅刘梅兰张建平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3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探讨影响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11月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63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资料进行收集,根据既往分娩试产与否分为试产组(n=22)和未试产组(n=41);以及根据入院方式分为临产组(n=38)和胎膜早破组(n=22);分析两个分组之间的年龄、孕周、剖宫产间隔、孕次、产次、宫缩间隔、宫缩持续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转科率、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试产组和未试产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剖宫产间隔、宫缩间隔、宫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孕妇第一产程[(245.15±106.36)min vs.(264.34±128.65)min]、第二产程[(33.90±20.44)min vs.(39.37±39.01)min]、第三产程[(10.71±3.55)min vs.(10.38±1.77)min]、新生儿体重[(3032.85±343.83)g vs.(3028.25±256.41)g]、新生儿转科率[13.64%vs.4.88%]、产后2 h出血量[(204.54±160.39)mL vs.(225.00±244.75)mL]、产后24 h出血量[(286.47±183.67)mL vs.(371.90±318.44)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组和胎膜早破组孕妇在孕次、产次、孕周、剖宫产间隔、宫缩间隔、宫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第一产程、新生儿体重,产后2 h出血量及24 h出血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第二产程[(32.32±23.58)min vs.(48.77±45.17)min]、第三产程[(10.67±3.10)min vs.(10.24±1.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评估及充分交代病情后,疤痕子宫孕妇在严密监测下可行阴道试产。
聂晓露陈欣邓科文张蜀宁张建平陈慧
关键词:分娩产程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孕妇妊娠中晚期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观察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前瞻性纵向观察中期妊娠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及血糖正常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变化,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前检查的82例孕妇于妊娠20~24周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诊断为GDM43例为GDM组,血糖正常的39例为对照组。于32~36周复查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纵向观察两组孕妇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的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β)晚期妊娠均高于中期妊娠,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7.863,P=0.007);GDM组的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中期妊娠及晚期妊娠均低于对照组,组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52,P=0.018),但GDM组从中期妊娠到晚期妊娠有所升高,而对照组逐渐下降。GDM组的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在中期妊娠及晚期妊娠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01,P=0.001),同时对照组的AUCG晚期妊娠显著高于中期妊娠(P=0.001);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混合胰岛素敏感度的时间及组间主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妊娠正常孕妇及GDM患者胰岛素抵抗均增加,后者胰岛素抵抗程度高于前者,胰岛B细胞代偿功能两者均增强;GDM组的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较正常妊娠组下降。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代偿不足是GDM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吴惠华王蕴慧李焱王振花陈欣黎锋张建平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功能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36
2013年
目的探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与前列腺素E2栓剂-欣普贝生在足月引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行引产的孕妇共77例,将其随机分为COOK球囊组(38例)和前列腺素E2栓剂-欣普贝生组(39例),观察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宫缩情况、临产时间、分娩方式和时间及孕产妇、围产儿的一般状况。结果 COOK球囊组产妇放置后宫颈Bishop评分较放置前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OK球囊组从放置到分娩的时间较欣普贝生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组胎心异常8例(20.51%),球囊组胎心异常2例(5.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的引产效果与欣普贝生相似,但具有温和、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聂晓露谭剑平陈欣陈慧张建平
关键词:足月引产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蜕膜组织中巨噬细胞自噬状态之间关系探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蜕膜组织中巨噬细胞自噬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流产情况分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组(观察组)和人工流产组(对照组),每组病例各30例。将蜕膜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后分离淋巴细胞,通过CD14+免疫磁珠分选巨噬细胞,抗F4/80检测纯度,比较两组中巨噬细胞数量。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蜕膜中巨噬细胞表达,评价巨噬细胞与流产间关系;通过RT-q PCR检测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LC3-Ⅱ和Bnip3表达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LC3-Ⅱ水平以评价自噬状态,对比两组之间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巨噬细胞纯度为(88.87±3.89)%,对照组为(82.84±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P<0.01)。巨噬细胞在观察组中阳性表达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中的80.0%(24/30)。观察组中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LC3-Ⅱ和Bnip3的m 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0,2.67,12.00,12.13,P值均<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观察组中LC3-Ⅱ相对表达量为0.51±0.23,对照组为0.24±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P<0.01)。结论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病例中,蜕膜中巨噬细胞的自噬高于对照组,巨噬细胞的自噬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杜涛黄海刘玉昆张睿丁红陈欣张建平
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自噬巨噬细胞蜕膜
早孕母胎界面固有模式识别受体NOD1/NOD2的表达
2013年
【目的】明确早期妊娠母胎界面中固有模式识别受体NOD1/NOD2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12例早孕期绒毛及蜕膜组织中NOD1/NOD2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绒毛组织中NOD1/NOD2主要定位于绒毛滋养细胞胞质中,蜕膜组织也检测到NOD1/NOD2分子的表达。在mRNA水平上,绒毛组织中NOD1/NOD2的表达量高于蜕膜基质细胞(DSC),分别为P=0.03和P=0.009;DSC中NOD1的表达量高于NOD2,P=0.029,差异具有显著性。绒毛组织中NOD2的表达高于NO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D1/NOD2在早孕期母胎界面中绒毛组织有表达,可能参与胚泡的着床。
聂晓露孟丽丽张媛媛陈慧王瞾华陈欣张建平
关键词:母胎界面固有免疫NOD2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院诊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妊娠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5 000 U/次,每日1次,同时口服泼尼松,5 mg/次,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妊娠后立即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20 mg/次,每日1次,同时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 000 U/次,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全部患者在妊娠期间均给予叶酸、维生素E等基础治疗,妊娠结束后评价全部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妊娠有效率为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妊娠有效率(35.0%);而治疗组患者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13.6%,显著低于对照组(45.0%)。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复发性流产的妊娠成功率高、妊娠并发症少、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绮霞司徒文慈沈宇清陈欣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低分子肝素泼尼松
生物补片促进重复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生物补片对于重复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复剖宫产的产妇131例,A组50例缝合皮肤前皮下放置生物补片,B组81例未放置生物补片仅常规缝合。结果两组间再次剖宫产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原因主要为疤痕子宫因素。重复剖宫产后切口恢复状况:A组切口渗液发生率4.0%,皮下硬结发生率6.0%,疤痕增生发生率4.0%,未发生伤口开裂;B组切口渗液发生率16.0%,皮下硬结发生率18.5%,皮肤切口裂开发生率1.2%,疤痕增生发生率17.3%;两组间除皮肤切口裂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分娩为剖宫产的产妇,重复剖宫产腹壁切口较易发生切口渗液、疤痕增生等不良状况,生物补片可促进腹壁切口愈合,减少疤痕增生。
陈欣陈慧刘玉昆谭剑平刘颖琳张睿王蕴慧张建平
关键词:重复剖宫产腹壁切口生物补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