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琴
-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8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脾胃培源灌肠方灌肠加上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皆为6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中医临床症状缓解率、内镜下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血管模糊缓解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上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内镜下肠黏膜糜烂、溃疡、颗粒样改变缓解率上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脾气虚弱型UC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 李学军王兴孙琴李永帅叶莎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脾气虚弱型
- 脾胃培源方联合化疗方案对脾胃虚弱型胃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脾胃培源方联合化疗方案对脾胃虚弱型胃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相关治疗的30例脾胃虚弱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方案[5-氟尿嘧啶(5-FU)+顺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脾胃培源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卡氏功能状况评分(KPS评分)、EORTC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STO22评分)及血清CEA、CA50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KP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EORTC QLQ-STO22各项评分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效果更好(P<0.05);治疗后2组血清CEA、CA50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联合化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张艺杨琦马芳琪魏思媛周先阳孙琴李学军
- 关键词:化疗胃癌
- 健脾培元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浆VIP、SP的影响
- 1目的观察健脾培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水平的影响。2方法本研究将收集筛选出的符合各项诊断标准的60例脾肾阳虚证D-IBS患者,按就诊先...
- 孙琴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血管活性肠肽
- 文献传递
- 趋化因子CXCL5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胃癌前病变(PLGC)患者血清及胃组织中CXCL5水平变化情况,并探究CXCL5用于诊断CAG及PLGC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并行胃镜及病理确诊的CAG 72例,以及同期在我科接受胃镜检查的健康受试者68例。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信息和实验室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CAG的影响因素及CXCL5的诊断价值。此外,为了明确CXCL5在CAG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选取2023年6-12月于本院收治的CAG、肠化、异型增生患者各15例,以及健康受试者15例。采用ELISA法、PCR法和免疫组化法验证各组CXCL5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对CXCL5的诊断效能进行验证评估。结果本病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饮食规律与否、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灶数量、病理程度、胃功能三项、CXCL5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1.00,约登指数为0.986,展现了良好的预测能力。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CAG、肠化和异型增生组患者血清CXCL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理程度呈正相关;PCR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CAG、肠化和异型增生组患者胃组织CXCL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病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CXCL5在CAG和PLGC患者血清及胃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病理程度呈正相关。因此,CXCL5有望成为诊断CAG及PLGC的预测指标和新的治疗靶点。
- 裴蓓张艺孙琴金月萍李学军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
- 益胃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证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益胃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CAG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益胃活血汤口服;对照组予胃复春胶囊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6个月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病理组织学积分变化。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病理组织学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病理组织学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活血汤治疗CAG脾虚血瘀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习平高文才陈少阳吴章林倪震李学军孙琴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 脾胃培源方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增效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脾胃培源方对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纳入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按纳入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瑞巴派特治疗,观察组加用脾胃培源方治疗,总疗程3个月。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清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完成入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及血清学指标分析。治疗后2组胃黏膜病理病理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2组SOD、NO、VEGF水平升高,EGF、MDA水平降低;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对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增效作用,考虑可能与延缓机体应激反应、改善胃黏膜血流及促进黏膜生长修复等相关。
- 梅语孙琴裴蓓李学军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瑞巴派特氧化应激指标
- 李学军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被引量:8
- 2016年
-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指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根据罗马Ⅲ标准可以将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不定型四型,临床上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最为常见。
- 孙琴李学军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调和致中”法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观察“调和致中”法针药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胃黏膜的影响。方法将80例CAG伴I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调和致中”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年,对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胃黏膜镜下征象、病理变化、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黏膜征象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对照组胃脘胀满和/或疼痛与嗳气泛酸、呈颗粒(结节)状与糜烂、炎症与肠化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胃中嘈杂与饮食减少、黏膜皱襞、血管透见与出血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黏膜皱襞积分、炎症、肠化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CAG伴IM患者,“调和致中”针药结合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逆转内镜下黏膜及病理表现,并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 刘礼梅张媛媛孙琴李学军夏建国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针药结合胃黏膜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白术-黄芪药对抗胃癌作用机制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脾胃培源方君药药对白术-黄芪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检索白术、黄芪的有效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PharmGKB、OMIM、TTD数据库检索胃癌疾病靶点,将预测的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交集基因,通过Cytoscape3.7.2搭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利用String将交集基因导入并分析,搭建蛋白互作网络。基于Metascape进行GO生物过程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据结果绘制相应结果图,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20个化合物、168个靶点,关键化合物为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蛋白互作网络关键靶点主要为AKT1、IL-6、TP53、VEGFA、TNF、JUN等。GO生物过程分析筛选到前20个生物过程,包括对有毒物质、无机物及脂多糖的反应、对损伤的反应、活性氧代谢、凋亡信号通路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2条与胃癌相关的通路,有癌症通路、IL-17、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白术-黄芪药对可能是通过介导癌症通路、IL-17、PI3K-Akt等信号通路,肿瘤细胞对有毒物、无机物、脂多糖的反应,以及调控肿瘤细胞的损伤、氧代谢、增殖、凋亡等生物过程进而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
- 魏思媛刘云孙琴方海明李学军
- 关键词:胃癌白术
- 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随机对照研究
- 2025年
-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均为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符合纳入标准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治疗组予以脾胃培源方颗粒治疗,对照组予以叶酸片治疗,均持续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理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胃镜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17(G-17)、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运用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胃组织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xC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水平。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病理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胃镜评分均下降(P<0.05),血清PGⅠ、PGⅡ、G-17及IL-10水平升高(P<0.05),血清IL-6、TNF-α降低(P<0.05),病灶组织xCT、GPX4、PPARα蛋白和mRNA水平亦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病理评分和黏膜色泽、黏膜质地胃镜评分降低(P<0.05),胃脘胀满、胃脘痛、食少纳呆、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中医症状评分亦降低(P<0.05);治疗组PGⅠ、G-17、IL-6、IL-10、TNF-α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病灶组织xCT、GPX4、PPAR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胃培源方可通过调节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和病灶组织xCT、GPX4、PPARα蛋白及mRNA表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的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裴蓓孙琴丁文静吴凯瑞李学军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中药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