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判断腹膜转运类型的方法介绍
- 余海峰谢海萍傅秋月聂艳芳张薇李春胜
- 不同肾脏穿刺法对肾功能和获取肾小球数、肾周血肿发生率的比较
- 目的 探讨不同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方法对穿刺肾功能、获取的肾小球数量及肾周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资料完整的肾穿刺共患者453例,2012年4月前采用B超定位后徒手盲法负压抽吸穿刺法,22...
- 余海峰谢海萍周剑宇冯成聂艳芳傅秋月李春胜张薇
- 两种穿刺法行肾脏组织活检患者肾功能和获取肾小球数、肾周血肿发生率的比较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方法对穿刺肾功能的影响,获取的肾小球数量及肾周血肿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资料完整的肾穿刺患者共453例,2012年4月前采用B超定位后徒手盲法负压抽吸穿刺法,221例;2012年5月后采用B超直视下穿刺枪穿刺法,232例.肾穿刺前及后(6~16 d)应用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 99mTc二乙稀三胺五乙酸测定双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穿刺前后GFR水平的变化.肾穿后1 ~10d行肾脏B超检查.比较两种穿刺方法获取的肾小球数量、肾周血肿发生率差异.结果 ①负压抽吸法肾穿前GFR(37.7±11.6) ml/min,穿刺后(38.3±11.7) ml/min(t =0.485,P=0.628);直视穿刺枪法肾穿前GFR(36.8±11.3) ml/min,穿刺后(37.4±11.9) ml/min(t=0.565,P=0.572).②肾穿刺后肾周血肿直径>5 cm的发生率5.3% (24/453),肾周血肿直径≤5 cm的发生率6.0%(27/453).血肿>5 cm者穿刺前GFR为(37.5±10.7) ml/min,穿刺后GFR为(33.5±10.1)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P=0.038).③负压抽吸法获取肾小球数(26.4±15.9)个,直视穿刺枪法获取肾小球数(20.6±9.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648,P=0.000).④负压抽吸法肾周血肿发生率6.8%(15/221),直视穿刺枪法15.5% (36/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34,P=0.003).⑤直视穿刺枪法肾穿成功率显著高于负压抽吸法(98.7±7.5)%与(61.4±25.8)%,=5.453,P=0.000.结论 肾穿刺后出现大血肿者短期内穿刺肾GFR水平下降.负压抽吸法肾活检获取肾小球数较多,肾周血肿发生率及穿刺成功率较低.
- 余海峰施慧飞谢海萍周剑宇冯成聂艳芳傅秋月李春胜张薇
-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血肿
- IgA肾病病理改变特点分析
- 目的 分析IgAN肾小球、肾间质小管、肾血管病理改变特点.方法 1、回顾分析本院IgAN22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 196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穿刺活检包括光镜检查、免疫...
- 余海峰李春胜聂艳芳傅秋月张薇陈孜炜
- 经皮肾穿刺活检对穿刺肾肾功能的影响
- <正>经皮肾穿刺活检是诊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病的金标准,可以明确病因及病理,对于指导治疗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肾活检系有创检查,文献报道并发症大多为肉眼血尿、肾周血肿、动静脉瘘形成等,严重时需要输血、肾动脉分支...
- 余海峰谢海萍冯成聂艳芳傅秋月李春胜张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