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产儿
  • 2篇通气
  • 2篇通气模式
  • 1篇低体重
  • 1篇低体重早产儿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坏死性...
  • 1篇压力支持通气
  • 1篇预后
  • 1篇早产儿呼吸
  • 1篇早产儿呼吸窘...
  • 1篇正压通气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气道正压
  • 1篇气道正压通气
  • 1篇周期
  • 1篇综合征
  • 1篇足月

机构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5篇李凌霄
  • 2篇高晓燕
  • 2篇赵丹
  • 1篇冯琳
  • 1篇唐英姿
  • 1篇邱玉芬

传媒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母乳喂养联合母乳强化剂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联合母乳强化剂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98例极低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99)和对照组(n=99),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观察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联合母乳强化剂,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生长情况、血钙和血红蛋白水平、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感染情况。结果 纠正3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体格生长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足月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血钙、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足月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纠正3个月后,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BPD、NEC、ROP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喂养联合母乳强化剂可促进极低体重早产儿快速生长发育,预防贫血,降低感染风险,不会引发喂养不耐受,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汪志萍李凌霄
关键词:母乳喂养极低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
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肺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79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肺损伤72例,未发生肺损伤507例;根据其母体孕期是否存在宫内感染分为宫内感染组(256例)和非宫内感染组(323例),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肺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宫内感染组早产儿暂时性呼吸过快、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7.42%(19/256)、9.38%(24/256)和2.73%(7/256),均显著高于非宫内感染组[3.13%(8/323)、4.68%(12/323)和0.78%(2/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66、7.854、4.187,P均<0.001)。72例发生肺损伤的早产儿中,宫内感染组Murray肺损伤评分[(2.76±0.83)分]高于非宫内感染组[(2.04±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5、P<0.001)。宫内感染组母体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高于非宫内感染组(t=4.663、3.529,均P<0.001)。将Murray肺损伤评分按照0.45分为1个阶段划分,随着Murray肺损伤评分的增加,宫内感染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产妇宫内感染炎性因子IL-6和TNF-α分别与早产儿Murray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r=0.821、0.833,均P<0.001)。结论宫内感染可增加早产儿肺损伤发生率,母体炎因子水平与其早产儿Murray肺损伤评分具有相关性。
李凌霄赵丹莫艳
关键词:宫内感染早产儿肺损伤
早产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应用不同通气模式呼吸支持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不同通气模式在早产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临床效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通气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气管插管-应用PS-拔出气管插管治疗。观察组给予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NIPPV)呼吸支持,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支持,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血气指标、临床指标、有创呼吸支持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通气1、12 h和24 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均低于对照组,通气1 h、12 h的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内有创呼吸支持率(20.00%)、并发症发生率(22.50%)低于对照组(52.50%、47.50%)(χ2=9.141、5.495,P<0.05);观察组患儿的有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1、41.681、3.924,P<0.05)。结论与NCPAP相比,SNIPPV能够更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情况,降低CO2潴留,缩短通气支持时间、开奶时间、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凌霄赵丹莫艳
关键词: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SV)联合容量保证通气(VGV)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VGV模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以及白细胞介素(IL)-17对RDS早产儿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68例出生时胎龄<37周的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随机分配网站,将6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SIMV+VGV组(n=34,接受SIMV+VGV模式治疗)与PSV+VGV组(n=34,接受PSV+VGV模式治疗)。对所有早产儿均于出生后2~12h内,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所有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出生28d后)血清IL-17水平。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及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对2组早产儿性别、娩出方式构成比,早产儿脑室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气管拔管后肺不张发生率,氧依赖率、再插管率、死亡率及母亲产前激素使用率等进行比较。绘制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预测RDS早产儿预后(死亡、存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预测RDS早产儿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1)2组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娩出方式构成比,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及母亲产前激素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SV+VGV组RDS早产儿出生28d后的氧依赖率、气管拔管后肺不张发生率、再插管率分别为5.9%(2/34)、8.8%(3/34)、2.9%(1/34),均显著低于SIMV+VGV组的23.5%(8/34)、35.3%(12/34)、67.6%(23/34),2组比较,差异均有
邱玉芬高晓燕李凌霄奚碧冰陆月合
关键词:压力支持通气白细胞介素类预后
早产儿与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分析早产儿与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至本院就诊的NEC患儿94例,所有患儿根据孕周期分为两组,早产组与足月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组在肠道感染、围生期缺氧、肠道畸形、呼吸窘迫综合症及呼吸暂停危险因素方面发病情况明显高于足月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且在早产儿中出现便血、胃潴留及体温不稳定等较常见的临床特征的患儿显著高于足月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发病时间小于7天及7-14天内进行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各有不同,及早做好预防及治疗措施,避免NEC的发生。
谢钊萍高晓燕冯琳李凌霄唐英姿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足月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