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琴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1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胎儿颈项透明层联合中孕产前无创DNA检测在胎儿染色体疾病产前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胎儿颈项透明层联合产前无创DNA检测在胎儿染色体疾病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孕11~14周孕妇713例,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厚度异常的孕妇根据自愿行无创DNA检测,并随访观察。结果:713例孕妇超声检查提示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27例,21例行无创DNA检查,21-三体3例,18-三体1例,17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胎儿在以后的超声检查随访中6例出现异常。6例未行无创DNA检查的孕妇在以后的超声检查随访中2例出现异常;21-三体胎儿的颈项透明层厚度范围为3.7~4.4 mm,平均4.0 mm;1例18-三体胎儿的颈项透明层厚度约5.0 mm。结论: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联合无创DNA检测能够提高胎儿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染色体异常胎儿出生率。
- 刘灿王坤李丽霞王明辉徐翠张风琴卢克新
- 关键词:胎儿颈项透明层
- 联合CMA和核型分析研究NT增厚胎儿的产前诊断
- 2020年
- 目的:应用C M A(染色体微阵列)和核型分析,研究N T增厚胎儿的产前诊断。方法:选择2017年—2019年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40例N T增厚胎儿行羊水穿刺,进行C M A和核型检测,本研究分四组,I组NT 2.5~3.0m m;II组NT 3.1~4.0mm;III组NT 4.1~5.0mm,IV组>5mm。结果:40例NT增厚胎儿中,21例CMA异常,15例核型异常,终止妊娠者15例,在NT增厚胎儿中,(1)随着NT的增加,CMA及核型异常发生率均增加,I组+II组与III组+I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7.0、4.1,均P<0.05);(2)NT越厚,胎儿发生结构异常的概率增加,I组+II组与III组+I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P<0.05);(3)单纯NT增厚胎儿与合并其他结构畸形NT增厚胎儿比较,妊娠不良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结论:在NT增厚胎儿中,联合CMA和核型分析,对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 张风琴张文晓孙建董艳宋花蕾
- 关键词:核型分析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圆韧带架桥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桥血管的评价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圆韧带架桥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桥血管的观察,进而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005-2012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肝圆韧带桥式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患者平均年龄50岁(35...
- 崔广和张风琴许永波陈强谱
- 关键词:肝圆韧带手术评价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112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染色体分析技术,能够检测出大于100 Kb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微缺失/微重复,故而被称为分子核型[1]。相比传统核型分析,CMA具有更好的分辨率、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更快的检测周期,弥补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产前诊断领域[1]。该项技术已被推荐为一线产前诊断技术应用于存在超声结构异常的胎儿中[2-3]。
- 宋花蕾魏学功张风琴刘玉芳黄俊芝李友瑞
- 关键词:血清学筛查染色体畸变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圆韧带架桥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桥血管通畅性的评价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圆韧带架桥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桥血管通畅性的观察,进而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肝圆韧带架桥门-腔静脉分流术后病人共43例,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分别于术后3、12及24个月观察桥血管通畅情况,依据桥血管不同的超声表现,分为桥血管通畅组和桥血管狭窄组两组。结果术后3个月,有41例血管通畅,2例血管狭窄;术后12个月38例血管通畅,5例血管狭窄;术后24个月30例血管通畅,13例血管狭窄,随着时间的延长桥血管发生狭窄的概率增加,术后3个月与24个月比较,P<0.05。结论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桥血管是评价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 张风琴许永波徐翠王坤崔广和
-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圆韧带静脉分流术桥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