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子英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粘附
  • 1篇粘附分子
  • 1篇粘附分子表达
  • 1篇粘附功能
  • 1篇症状
  • 1篇中风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症
  • 1篇首发症状
  • 1篇肿瘤
  • 1篇卒中
  • 1篇细胞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急性
  • 1篇急性脑梗死

机构

  • 2篇青岛市第二人...
  • 1篇青岛医学院

作者

  • 2篇于义英
  • 2篇杨子英
  • 1篇刘成玉
  • 1篇赵金福
  • 1篇谭润鸾
  • 1篇韩仲岩
  • 1篇杜秀民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变形能力、粘附功能和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2
199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变形能力、粘附功能和白细胞粘附分子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检测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病3、7、15天)和恢复期(21、30天)、42例脑出血患者和60名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滤过指数(LFI)、白细胞粘附率(LAR)、白细胞CD18表达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LFI、LAR、CD18表达和sICAM1浓度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和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脑梗死患者恢复期LFI、LAR、CD18表达和sICAM1浓度明显低于急性期。随着病情好转,LFI、LAR、CD18表达和sICAM1浓度逐渐降低,第3、7、15、21、30天各指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有并发症者各指标变化较无并发症者更明显。急性脑梗死患者LFI、LAR与CD18表达和sICAM1浓度呈正相关。LFI与LAR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粘附功能和CD18表达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增高,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于义英王锞杨子英刘成玉谭润鸾刘成玉
关键词:白细胞血液流变学
以卒中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7年
以卒中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6例临床分析于义英杨子英赵金福杜秀民作者单位:266033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肿瘤性卒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以卒中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在国内文献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0年5月~1996年5月收治的1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于义英杨子英赵金福杜秀民
关键词:肺肿瘤首发症状中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