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药剂科西药药片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药剂科西药药片切割装置,包括切药盒和切药盒盖,所述切药盒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闭合孔,所述切药盒盖的一端并且与闭合孔对应设置有J型定位钩,所述切药盒的内腔设置有药片放置板,本实用新型通过... 蔡晓锐 方烁坡 赵树林文献传递 肿瘤患者经微量泵注入替加氟与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经微量泵注入替加氟与静脉滴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06/2016-12经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为头颈癌的46例患者和直肠癌的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量泵入组(n=38)和静脉滴注组(n=31).比较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每位患者均完成3~8个周期,微量泵入组共完成233个周期,静脉滴注组共完成189个周期.两组患者根据周期统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微量泵入组及静脉滴注组分别为81.5%和7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泵入组及静脉滴注组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55.0%、36.1%<50.3%、33.5%<48.7%、31.3%<41.3%及18.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泵入组及静脉滴注组非血液系统中口腔黏膜损害、周围静脉炎、手足综合征及指甲病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41.8%、3.4%<16.4%、6.9%<50.6%及4.8%<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血液系统其他胃肠道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氟微量泵入能减轻腹泻、骨髓抑制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不良反应较静脉滴注组轻. 赵树林 陈晨 佘玉奇 方翎 郑洁婷 张述耀关键词:替加氟 一种新型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炎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具有抗炎活性的含氮杂环新型留体化合物。方法:以孕烯醇酮为基本母核的取代醛和酮通过Clasi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查尔酮衍生物后和氨基硫脲反应环合成具有吡唑啉结构的甾体化合物;其结构通过核磁氢谱、质谱、红外图谱确证;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实验细胞株,通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浓度来评估其抗炎活性。结果:共设计合成3个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b1~3),在3个新型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中b1抗炎效果最佳(IC_(50)=3.17μmol/L),其抑制LPS(脂多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的NO的效果随浓度的增强而增强;b1在体外抑制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生成NO的效果与地塞米松相当。结论:新型含氮杂环留体化合物具有抑制炎症介质NO增长的作用;新型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b1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 蔡晓锐 蔡德 朱志伟 郑志伟 朱辉德 赵树林 郑伊琳 陈一村关键词:孕烯醇酮 吡唑啉 氮杂环 抗炎 一种甾体查尔酮及其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甾体查尔酮及其酯类衍生物,该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I),其中,R<Sub>1</Sub>为氢或卤基;R<Sub>2</Sub>为氢或C<Sub>1‑3</Sub>烷氧基;R<Sub>3</Sub>为氢、卤基... 蔡晓锐 赵树林 辛岱珊文献传递 2014年肿瘤专科医院住院麻醉镇痛药物使用分析 郑志伟 郑瑜 邱国栋 赵树林 朱志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 张述耀 周莉 方翎 江艺 江红 杨钰贤 张利群 张盛奇 林丹霞 王妙君 陈蕾 邱国栋 郑洁婷 赵树林 张灏 沙菲 曾德 彭裕辉 该研究1.建立了癌症CRF-ADR综合评价量表,提高了临床医生对癌症患者疲乏及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癌症疲乏量表(CFS):共15个条目,分为3个维度:躯体疲乏(条目1、2、3、6、9、12、15)、情感疲乏(条目5、8、...关键词:关键词:癌症患者 癌因性疲乏 化疗不良反应 微小核糖核酸-21对乳腺癌MCF-7细胞反转录富含半胱氨酸蛋白表达的调节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MCF-7细胞中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21,miR-21)对反转录富含半胱氨酸蛋白(reversion inducing cysteine 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RECK)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miR-21模拟物、miR-21抑制物及模拟物阴性对照、抑制物阴性对照各组瞬时转染到MCF-7细胞中,48 h后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21在细胞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后RECK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细胞转染48 h后,miR-21抑制物组和miR-21模拟物组miR-21的表达分别与转染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染miR-21抑制物组miR-21的表达明显下降,转染miR-21模拟物组miR-21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转染miR-21各组后RECK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21抑制物组相对其阴性对照组,RECK表达明显上升(P<0.001);miR-21模拟物组相对其阴性对照组,RECK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miR-21可以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RECK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郑志伟 赵树林 杨钰贤 朱辉德 朱志伟 陈蕾关键词: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及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常见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使用化疗药所致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均按癌症疲乏量表(CFS)评价患者的乏力程度,建立CRF-ADR综合评价量表,并在化疗前后检测与疲乏可能相关的各种因素,包括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人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在化疗结束后记录化疗不良反应情况分成有不良反应组及无不良反应组,进行分组统计学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探讨分析乳腺癌癌因性疲乏与化疗药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因素.结果:全组100例乳腺癌患者中乏力发生率90%.全组出现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共有18例,占总例数的18%.化疗后出现人血中TNF-α水平异常升高81例(81.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出现IL-1水平异常升高68例(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出现人尿中17-OHCS水平异常升高11例(11%),其中有8例出现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占不良反应人数的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TGF-β1水平异常升高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TNF-α及IL-1与患者癌性疲乏有密切关系,而人尿中17-OHCS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是预测发生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的重要监测指标. 赵树林 张述耀 朱志伟 林丹霞 庄珊珊 杨钰贤 江艺 张盛奇 方翎关键词: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非甾体类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与抗肿瘤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综述非甾体类与肿瘤关系,探讨非甾体类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近几年国内外在该领域有代表性的文献为根据,进一步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非甾体类COX-2选择性抑制剂对预防肿瘤发生及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方面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临床上要有更广泛的应用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其全面作用机制也有待进一步阐明。 张述耀 方翎 朱志伟 赵树林关键词:抗肿瘤 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 XEL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75例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LV)(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75例转移或复发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组(XELOX组,A组)37例,奥沙利铂联合5-FU/LV组(FOL-FOX4组,B组)38例。A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卡培他滨1 000 mg.m-2,po,bid,d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点滴,d1;1周期21 d。B组给予5-FU,LV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奥沙利铂85mg.m-2,静脉点滴,d1;LV200 mg.m-2,静滴2 h后予5-FU400 mg.m-2,推注,后续600 mg.m-2持续静滴22 h,d1,2;每2周重复1次,4周为1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两组共7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A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5例,有效率(CR+PR)为48.6%;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12个月,生存时间(MST)为13.7个月。B组:CR3例,PR16例,有效率为50.0%,TTP为5.91个月,MST为13.9个月。所有毒副反应都能耐受,A组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口腔炎、脱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相近;A组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但程度较轻,主要为Ⅰ~Ⅱ度。结论:XELOX方案与FOLFOX4方案的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相近,但XELOX方案具有用药更为方便,安全性更好等优点,值得临床一线使用。 杨钰贤 赵树林 陈志明 丘希辉 张盛奇 庄晓文关键词:卡培他滨 5-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晚期结直肠癌